一本書籍+一篇期刊

書籍:看得見的盲人
作者:奧立佛.薩克斯
出版社:天下文化

期刊:珍惜眼前所有
作者:王雅貞
出版: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如果有一天,起床後發現這個世界在我眼裡變得完全不一樣,原本熟悉的文字再也看不懂,手裡拿著的手機卻發現自己再也不會用的時候,要怎麼辦?這是我讀完這本書第一個想到的念頭,如果書裡的主角換成是我自己那會如何。不是看不見,也不是智力衰退或功能退化,或許我還是一個20歲不到的人,但我眼睛接受的訊息與大腦之間的認知突然間出現問題,大腦無法解讀我看到的世界,解讀出來的畫面跟大部份人是完全不同,如果我也變成一個看得見的盲人該怎麼辦呢?還是我也會像書中主角一樣,大腦會自發性的發展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功能出來?邊想就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很令人感到奇妙,而且也格外的有趣。

世界上有許多人,大腦發展跟一般人不同,他們的大腦雖然某些功能比一般人還不足許多,不過也因此大腦某些部份會特別的增強。《雨人》這部電影就是描寫主角因為大腦對事物的認知功能不足,而使得他的其它功能特別強,比如他能輕鬆的記起常人無法記憶的龐大數字而不會忘記;世界上也有「雨人」是只要聽過一次鋼琴演奏就能彈奏出來如此神奇的事,而這些都是大腦為了平衡功能不足所強化其它功能的例子。《看得見的盲人》就是描寫這些類似的故事,不同的是,作者所發掘的人物都是因為大腦裡接收眼睛功能出問題,而且有些並不影響日常生活,有的可能只是輕微的缺陷,結果就發展出另人感到奇妙的另一段人生,他們並不是看不見,而是看著應該熟悉的事物卻很陌生。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書的內容有趣,因為書中的每一個章節的故事都是一個與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故事主角的生活與我們所認知的完全不一樣。比如說我們在路上都是如何辦認出自己的朋友?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直接就會認出來了呀!」大多數應該都是這樣吧,不過原來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的大腦不是這樣認為,他們看到「本來應該是」熟悉的人,他們會從穿著打扮,手裡拿的物品,講話的聲音,甚致是身旁牽的狗來判斷眼前的人是誰,我看到這裡時覺得真是太奇妙了,因為我們從來沒想過或再正常不過的事,在另一個人身上卻是完全不一樣,看著他們不同的人生故事,也間接的讓我體驗到不一樣的世界。

這就是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跟感到的樂趣,透過作者收集的這些案例,我可以從文字中體驗到許多不一樣的新奇世界,除了讓心中對這個世界跟我不一樣的人有更多的尊重,也讓我對這個「新」世界了解更多。另外作者本身就是神經科學的專家,所以書中也有解譯為何同樣的一個場景,少部份故事主角腦中所解讀的畫面會與大多數人「差異如此之大」,雖然我不是神經科學專家,現在的工作也跟神經沒有相關,但這樣的知識仍然讓我覺得很有趣及有所學習。

新增時間 : 2013-09-20 16:00:3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