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暑)個報心得

照顧一位腦血管意外患者之護理經驗

腦中風會影響腦部血管受損,遺留的殘疾會依損傷的部位與程度而定,嚴重的話可能導致長期臥床及自我的日常生活功能喪失,影響日後的自我照顧能力及生活品質,所以可以透過一些有計畫的復建、護理指導活動以及鼓勵個案每日的反覆練習,使身體較微弱的功能發揮至最佳狀況。我們可藉由復健讓個案維持肌肉力量,避免關節攣縮,但除了提供復原機會外,無法讓疾病進步。也再次讓我省思到,不僅是生理上,心理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護理人員可持續性的電話訪問或家庭訪視,來增加個案復健動機才能使個案用愉悅的心情恢復健康的身心。

近年來因生活與工作型態的改變,年輕族群因壓力、過勞、吸菸及喝酒等因素,有可能會增加心血管以及腦梗塞的發生率,對於預後的追蹤評估,由於缺血性腦中風可能引起多樣性的神經損傷,並造成個人的獨立生活功能損失,若能有客觀且一致性之評量工具,有助於臨床溝通與研究追蹤,且經文獻當中去了解造成腦血管意外的相關文獻,更要清楚為什麼會造成病人有這種疾病,從危險因子就可以知道原來抽菸、喝酒、高血壓、高血糖等,是會導致病人發生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因素。針對個別性給予護理指導,經由有計畫的復健護理指導活動及鼓勵病人並執行簡單自我照顧活動,例如:餵食、穿衣服,使身體殘餘功能發揮至最佳狀況,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並且提供社會資源及後續照護計劃,來減少病人的焦慮及家庭經濟負擔。

透過整體性的護理照顧,不但可以建立好的護病關係,還可以在個案腦中風初期時多給予陪伴、傾聽以及關懷,建立信任感,也可以讓個案與家屬能在第一時間共同討論照護計畫,使成效相對更好。希望經由護理人員的觀察與聯繫,有效運用工作團隊提供營養及復健的協助,給予更完善的醫療服務,增加個案對疾病的瞭解,使其個案及家屬能勇敢面對日後的生活。經過護理照護後,護理人員也必須做到適時關心個案,按時測量生命徵象,評估個案有無痛苦的徵象。病人若為初次腦中風住院,需針對個案給予個別性且一系列的衛教,包括腦中風的病因、症狀、治療、日常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項及預防..等。

從文獻當中得知對腦血管意外的病患需提早做復健早期治療且要在過程中需不斷的給予鼓勵,讓個案能重獲信心,且盡可能有人在旁協助。在過程中不但要給予病人關懷與同理心,還要給予病人正面的調適與身、心、靈的照護。

看完網路上的文獻資料,發現筆者在任何地方都觀察的很仔細,即便多小的地方 也不馬虎,讓我領悟到細心的護理人員有多重要。從很多篇文獻看下來都讓我學到了不少別人有的經驗及照護技巧,不懂的疾病或為什麼造成這樣的原因,都可以上網找找文獻的資料,去看看別人所寫的,就能找到自己所不懂的,能夠更補強自己的學理。





參考文獻:

吳淑女、尹亞蘭(2006)‧一位初次罹患腦中風病患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23(2),74-84。
[Shu-Ru Niu Wu,& Ya-Lan Yin (2006). A first stroke patients suffering Nursing Experience. Kaohsiung Journal of Nursing,23(2), 74-84.]

張秋純、蔡麗雅、游顯妹(2007)‧一位腦中風病患及其照顧者之護理經驗‧中山醫學雜誌,18(1),99-111。
[Chiu-Chun Chang, Li-Ya Tsai,& Shian-Mei You(2007). Caring of a Brain Stroke Patient and His Caregiver. Zhongshan Medical Journal, 18(1), 99-111.]

解旻容、胡秀媛(2011)‧照顧初次罹患腦血管意外病患之護理照護經驗‧領導護理,12(2),45-57。
[Min-Jung Chieh,& Hsiu-Yuan Hu(2011). A Nursing Experience of Caring for a Patient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Leadership Nursing, 12(2), 45-57.]

新增時間 : 2014-09-24 19:42:35 / 修改時間 : 2014-09-24 19:43:5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