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暑假作業

暑假作業  龎琳  1015101247

第一篇:  阿茲海默症2011年診斷標準的新思維

  在現今,我們這一年代的高齡化,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為老年人,當老年人口占所有人口7%以上,這個社會便稱為「高齡化社會」;而到達14%時,這個社會稱為「高齡社會」,台灣在1993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藉由這個一直淺在的問題,想更深入瞭解老年化的病因,所以提出了老年相關失智症的議題,另一個名稱也就是重所皆知的阿茲海默症,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我想念我自己」,內容也是在描述失智症的狀況,更激發了,我們必須更瞭解這項原理和病因,在1984年由美國國家神經疾病與腦中風研究所和阿茲海默症暨相關疾病協會提出的診斷標準,沿用了20年,又在2011年美國國家老年研究院與阿茲海默症協會聯合發表了阿茲海默症新的診斷標,這時改變了古早判斷此病的標準,添加了生物標記等等的檢驗方式,讓此並能更快發覺,而提早治療,所以研究出在阿茲海默極早期時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 42, Aβ-42)會出現在大腦異常的堆積,而後續檢驗神經和神經元的退化或是萎縮,但是現今,多數人不瞭解此退化疾病也不關心,而導致延誤發現,也讓病層急速生長,但,如果提早讓早期病患或是家屬知道有發生,反而造成病患的恐慌和擔憂,也是此議題值得深思的地方,在我們國家,我想這類問題會日益嚴重,所以需要多方面去衛教或是宣傳,才能達到效果。

第二篇:運用羅氏適應模式於一位嚴重燒傷病患之護理經驗

  才剛快放暑假的前期,在一個平靜的夜晚,電視不斷的重複播放一則新聞,看到新聞標題聳動的寫著「八仙粉塵爆炸 餘500人燒傷如人間煉獄」,當下看到整個傻住,而突然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們台灣怎麼會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情,而又看到新聞裡家屬著急的情緒和路上滿滿的都是一排的救護車,心裡真的很捨不得,還是不敢相信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衍生出了後續的復健之路,每每一天,都會有一名傷者離開我們,對於這事件的發生,讓我想要更瞭解燒傷的議題,傷燒會引起身體及體表受到能量急遽改變,熱源與皮膚或黏膜接觸後造成細胞或組織局部充血、血液滯留及壞死,引發一連串全身性生理變化的疾病,而燒傷病患疾病之分期為復甦期、急性期和復健期。復甦期發生在燒傷2-3天內,此期維持病患呼吸道通暢為首要目標,我們就算是一個小燙傷都會讓自己受不了,嚴重點還會起水泡,而且除了生理上的創傷,心理上的感受一定會超越生理上的傷痛,很多專業知識人員都說明了,要多多給傷者鼓勵支持,有些燒傷全身面積佔90%,但還是奇蹟是的抵當了死神的召喚,不過有些傷燒面積佔40%,看適覺得一定可以漸漸康復的,但還是敵不過死神,也之所以,此篇的護理人員都會不斷的引導個案說出身體心向的感受,和規劃後續的復健之路,以較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與適應,順利協助個案渡過燒傷急性期危機。

文獻

1.行政院衛生署(2006)中華民國台灣地區2004

全民健保主要疾病就診率統計‧取自http://

www.doh.gov.tw/ statistic

2.李英(1997)‧一位嚴重燒傷病患住院期間之護

理經驗‧榮總護理14(4)361-370

3.李嘉琳(2000)‧一位燒傷青年的照護經驗‧新

台北護理期刊,2(1)111-119

4.吳其烯、李明濱(2004)‧燒傷之心身醫學觀‧

北市醫學雜誌,1(3),4-12

5.莊孟蓉、陳琮琳、郭雪敏、黃美智(2003)‧燒

傷病患家屬出院前之擔心及訊息需要探討‧慈濟醫學,15(6)399-407

6.彭曉雲(2004)‧燒傷病患營養支持的新趨勢‧

臨床藥學,20(1)96-102

7.詹淑雅、王琪珍、張嘉蘋、阮純茵(2000)‧一

位顏面燒傷婦女住院期間之身體心像改變及

因應行為‧護理雜誌,47(4),31-39

8.賴裕和、林佳靜(2002)‧燒傷病人之護理‧楊莉娌‧

拉克曼內外科護理學(1175-1798頁)‧台北:華杏。

9.簡戊鍵、白璐、邱文達、王先震、高森永(2005)‧臺灣地區燒燙傷的趨勢及相關特性分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4 (1)43-51

10.Bergamasco, E. C., Rossi, L. A., Amancio, A. C. G.,

& Carvalho, E. C. (2002). Body image of patients

with burns sequellae: Evaluation through

the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Burns, 28(1),

47-52.

11.Hall, B. (2005). Wound care for burn patients inacute rehabilitation setting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30(3), 114-119.

12.Harulow, S. (2000). Burn woundsAssessment and

first aid treatment. Australian Nursing Journal,

7(8), 1-4.

13.Osborn, K. (2003). Nursing burn injury. Nursing

Management, 34(5), 49-55.

14.Regojo, P. S. (2003). Burn care basics. Nursing,

33(3), 50-53.

15.Tompkins, D., & Rossi, L. A. (2004). Care of out patientburns. Burns,30(8), 7-9.

第三篇:過敏性鼻炎的預防與治療

  據統計,國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成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兒童罹患過敏性鼻炎,尤其是台北市學齡中的兒童更高達三成以上。臨床上過敏性鼻炎通常分為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以及全年性過敏性鼻炎兩種,在現今社會,越來越發達,交通也越來越便利,但,也因為這些因素,而導致我們的空氣品質越來越不好,也加重了我們過敏的因子,在專家研究發現,抽血檢血液中IgE抗體濃度,以及嗜伊紅白血球的數目,可作血清或皮膚試驗直接找出致病的過敏原,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一般來,有藥物療法、減敏療法、手術治療以及環境控制等

方法,但,吃藥多是的治標不治本,因為本身過敏很嚴重,算是全年性過敏性鼻炎,只要是天氣一變化,或是起床溫差太大,都會讓我鼻子和眼睛極度的不舒服,當然,我最怕的還是灰塵,因為也看不到,也不知道,所以最終還是由藥來控制過敏,雖然會好很多,但畢竟有一好沒二好,藥的副作會讓妳頭暈、嗜睡,也沒辦法好好做事情,而中醫也有推薦的療法,叫按摩療法,主要是讓鼻子周微溫熱,疏通面部經絡,促進氣血暢通,不過我想,還是要多多增強自己的抵抗力微好,畢竟再怎麼說,運動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因為運動真的可以讓自己體內漸漸好轉,現在的過敏也好轉很多,不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還是不可輕忽。

文獻

1.呂萬安(2006) 中醫與養生(298~301)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事業有限公司

2.王德藍、二F組望林先智,中醫耳鼻喉科學(14 5 -14 7) 知音出版社(1989)

3.林文森(1982)中醫辨證治療過敏性鼻炎遼寧中醫雜誌,8 ,44-46

4.Brinkhaus B, Witt CM, Ortiz M, Roll S, Reinhold T, Linde K, Pfab F, Niggemann B,Hu 111 111巴Isberger J, Irnich D, Wegscheider K, Willich SN. Acupuncture in seasonal all ergicrhinitis ( ACUSAR) --design and protocol of a rando111ised controlled 111ulti-centre trialForsch K0111ple111entmed. 2010; 17 (2) : 95- 102

5.Ki111 刃, Lee MS, Jung SY, Choi JY, Lee S, Ko JM, Zhao H, Zhao J, Ki111 AR, Shin MS, Kang

KW, Jung HJ, Ki111 TH, Liu 8 , Choi SM. Acupuncture for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a

111ulti-centre, rando111ised, controlled trial protoco1. Trials. 2009; 10: 54

6.Kurt E, 8avbek S, Pasaoglu G, Abadoglu 0 , Misirligil Z. Us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s by al lergic

patients in Turkey. Al lergol1111111unopathol ( Madr ) . 2004;32 ( 5 ) : 289-94

新增時間 : 2015-08-02 21:49:5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