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暑作//找一個解釋

科別 健康與休閒管理科 班級 健二乙
學號 1015106100 姓名 黃廷軒

書名 找一個解釋 作者 吳代穎,凌性傑
出版社 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8年9月
索書號 YX0506 ISBN 978-986653500-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將古代經典,拿來當作自我生命的注腳.那不僅是一種將古文賦予血肉生命的教材教法,我認為其
中更具有一種暗示:那些經歷重重時光,偃臥在國文課本裡的作品,其實背後都有一個更巨大的存在, 都有一些值得追索的情懷,那才是文學的目的,也才是老師的價值.
2示範了新的視野,讀此好書,可以微觀,可以博覽,更能詮釋這個世界.

3天地悠悠 過客匆匆 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 生死白頭 幾人能看透
紅塵呀滾滾 痴痴呀情深 聚散終有時
留一半清醒 留一半醉 至少夢裡有你追隨

我拿青春賭明天 你用真情換此生
歲月不知人間 多少的憂傷
何不瀟灑走一回
4「與生就有牽絆,要逍遙自由,要瀟灑無羈,談何容易。」但我們是與眾不同的,且瀟灑走一回,
雖有憾恨,至終仍能不悔,何彷吟嘯且徐行,這艱險的路等著我們前進。
5.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作者透過書中內容 旁徵博引 由淺入深的帶領讀者進入骨文的世界 卻又不感覺陳腔迂腐 讓
人重新找回"感覺" 啟發讀者進入落花水面皆文章的眼界 一枝草一點露 尋回繁華生活中質樸不失
真的片段 加以把握並完整人生 那麼又如何能夠加以把握呢? 便是透過文學的手法來加以捕捉 讓
它來一筆筆記錄下最赤裸的自我 而最終也正因為有這麼多的"感覺"才能讓古人創作出這麼大量且
經典的作品 因此感覺乃是創作的泉源 因此讓人啟發出惟有藝術才能致敬藝術 文學才能解釋文學
在看完《找一個解釋》這本由凌性傑、吳岱穎兩位詩人寫的書之後,那些生命中的疑惑一下子被提
起了,又被輕輕的放下。從文章中不難發現作者的用心良苦,那些為學子們的困頓安置的句子,像
是一個個未曾探訪的桃花源,吸引眾多的目光。「記得在不斷奔馳的列車車廂中,我們談到這個世界,
也談到很久很遠的未來。這小小的移動空間,最容易令人傷感,因為在其中有忽忽的奔逝、微微的
希望。」第一篇從<大同與小康>說起,作者對”親愛的D”傾訴著世界的殘缺、理想的碎裂;然
而,「問題是,我們不得不想那麼多。想著想著,幾乎就是途窮而哭的那個人了。」作者做為中學教
師,深知學生們無力支撐的生活,透過了<大同與小康>,作者說:「親愛的D,我們始終相信能夠
愛是件好事。不只愛自己,也能愛他人……我們任意看著草色青青,萬物欣有托。這樣,世界就多
麼美好。」書裡許多的篇章,說不上是哀愁,而又像是把我們陷溺的青春給說盡了。我的意思是,
拋開那些夜夜笙歌的光彩,極速飆升的狂歡,餘剩的我們的人生,究竟有甚麼值得?甚麼不值得?
「生命有問卻不一定有答,我們往往不知道命運的底牌是甚麼。」作者在讀完<魚父>之後,感嘆
的說了這話。不是嗎?當我們明瞭自身於天地的渺小,那些瑣碎的道路,細微的生活,就更顯得彌
足可貴了。而我們生命的倥傯,關於活著,關於死去,作者代王羲之有了這樣的體悟:「沒有甚麼不
一樣的,死生亦大矣。沒有甚麼不一樣的,我們終究是在同一條路上,想著一樣的盡頭而已。為求
在身命春光朗現處,給自己一個解釋,給無邊的春天一個解釋。」
忽然一切都豁達了,似乎從春光裡就尋得著未知的夢、未完的歌。徐志摩的詩寫著:「尋夢?撐一支
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是阿,那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縱
情當下的充實。分享的時光、分享的快樂,都是我們值得珍惜存留的。

新增時間 : 2013-09-02 16:58:09 / 修改時間 : 2015-02-21 18:24:3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