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暑假作業-護理典範(趙可式)
103-2暑假作業-護理典範(趙可式) 五護二庚 1號 李書宜
從以前到現在「安寧護理」如果沒有刻意去接觸,聽起來可能較為陌生。自己初次接觸是因為家人因為癌症末期,醫生建議從一般病房轉入安寧病房,才初次接觸,初次聽到時以為是讓病人去「等著生命結束」,但真正看到安寧病房的照護才體會到原來是用「不積極治療的方式讓病患舒服地走完生命」,因為安寧療護是讓病患的身心靈完整照顧的緩和醫療。那又是誰在台灣讓安寧護理發揚的?答案是我們的趙可式女士。
在15歲的一場病因為家人帶來平時難得吃到的蘋果以及巧克力,讓他領悟死亡是不是其實離他不遠?還寫下了給爸爸媽媽的遺囑藏在病床得枕頭套內,還慎重的囑附姊姊,萬一他離開後「先抖一抖枕頭套」。在這麼小的年紀對於死亡這麼敏感還有一個原因,在他開刀後傷口都還未癒合,他的母親就過世了。醫護人員粗魯的對待母親冰冷的遺體,讓他開始質疑:生命以及死亡的意義?
沒有人教過他何謂死亡以及如何面對,面對母親的離去他問了很多人,最後他選擇了距離生死最接近的護理。但他又面臨了一個挑戰,父親的一場重病,讓他看到惡劣的護理環境,他親自為自己的父親服務了五個半月,曾被人說:「大學畢業要來做這麼低下的工作」,但他的努力讓旁人改口誇他;「好險他是讀護理。」他的父親最後也是離開了他,但在這過程中他發覺:都已是臨終的病人為何還不能舒適的走完生命?他認為的醫療本質不該是如此!所謂的全人照護包含三個層面:「身、心、靈」,應該也包含: 照顧病人的最後一程平安。
因為「身、心、靈」三個層面是層層緊扣,都可能影響著病人的感受,縱然是重症病患,也需要得到舒適的對待,安寧護理就能在這發揮出來,安穩舒適的走到生命盡頭,我想不管是誰都希望如此吧!
從以前到現在「安寧護理」如果沒有刻意去接觸,聽起來可能較為陌生。自己初次接觸是因為家人因為癌症末期,醫生建議從一般病房轉入安寧病房,才初次接觸,初次聽到時以為是讓病人去「等著生命結束」,但真正看到安寧病房的照護才體會到原來是用「不積極治療的方式讓病患舒服地走完生命」,因為安寧療護是讓病患的身心靈完整照顧的緩和醫療。那又是誰在台灣讓安寧護理發揚的?答案是我們的趙可式女士。
在15歲的一場病因為家人帶來平時難得吃到的蘋果以及巧克力,讓他領悟死亡是不是其實離他不遠?還寫下了給爸爸媽媽的遺囑藏在病床得枕頭套內,還慎重的囑附姊姊,萬一他離開後「先抖一抖枕頭套」。在這麼小的年紀對於死亡這麼敏感還有一個原因,在他開刀後傷口都還未癒合,他的母親就過世了。醫護人員粗魯的對待母親冰冷的遺體,讓他開始質疑:生命以及死亡的意義?
沒有人教過他何謂死亡以及如何面對,面對母親的離去他問了很多人,最後他選擇了距離生死最接近的護理。但他又面臨了一個挑戰,父親的一場重病,讓他看到惡劣的護理環境,他親自為自己的父親服務了五個半月,曾被人說:「大學畢業要來做這麼低下的工作」,但他的努力讓旁人改口誇他;「好險他是讀護理。」他的父親最後也是離開了他,但在這過程中他發覺:都已是臨終的病人為何還不能舒適的走完生命?他認為的醫療本質不該是如此!所謂的全人照護包含三個層面:「身、心、靈」,應該也包含: 照顧病人的最後一程平安。
因為「身、心、靈」三個層面是層層緊扣,都可能影響著病人的感受,縱然是重症病患,也需要得到舒適的對待,安寧護理就能在這發揮出來,安穩舒適的走到生命盡頭,我想不管是誰都希望如此吧!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