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書名: 剖腹產後經產婦對自已及新生兒之關注行為 作者: 楊雅玲
篇名: 一位妊娠高血壓初產婦剖腹產後出血之護理經驗 作者: 劉舒倫 、 鍾玉珠
篇名: 照護一位剖腹產初產婦成功以母乳哺餵高膽紅素血症嬰兒之護理經驗
作者: 許翠芳、周寶鈺、陳可欣
篇名: 運用死產之關懷照護於一位高齡初孕婦剖腹產之護理經驗
作者: 李淑惠 、 陳馥萱

閱讀心得報告
大綱:個案是一位妊娠高血壓剖腹產後出血的 37 歲初產婦。個案本身罹患紅斑性狼瘡及高血壓,並有長期規則服藥。在 2011 年因宮外孕而使用腹腔鏡將右側輸卵管切除術。在這次的第三孕期出現蛋白尿及下肢水腫,確診為子癇前症。因此醫生建議提前入院剖腹產。產前非常擔心寶寶跟餵母乳的相關問題,加上產後宮縮不良導致大出血,面對此狀況媽媽開始出現焦慮的特徵(恐懼、兩眼呆滯......),透過關懷傾聽等方式來緩解媽媽的情緒。個案主要的護理問題為:體液容積缺失、急性疼痛及焦慮。妊娠高 血壓是高齡產婦常見的高危險妊娠的疾病,產後出血為妊娠過程中最嚴 重的併發症,發生率為 2~3%。又因子宮收縮乏力占最高比例(70~80%)分 娩後出血的臨床表徵為胸悶、四肢無力、心悸、煩躁不安、低血容積休克等。產後出血會危及母體及胎兒的健康,並且會造成周產期死亡的主因。產後大出血會造成體液容積不足。因此應密切觀察生命徵象的穩定、宮縮情形及惡露量,使用腹部環形按摩以促進宮縮良好,並依醫囑給予宮縮劑並監測其濃度且須注意深腱反射、呼吸速率和尿量,預防休克。剖腹產常見問題為急性疼痛,據研究79%剖腹的媽媽都有疼痛問題。術後因傷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可能增加肺部併發症、增加心肌耗氧 量及蛋白質分解和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生率。因此她的護理重點為:主動評估疼痛程度:持續評估疼痛部位、強度、性質、原因、時間、緩解方法 等。並運用數字量表評估疼痛程度,且適時給予止痛劑。大多麻醉性止痛藥物都會從乳汁排出,餵母乳時需監測嬰兒是否有呼吸停或發紺現象。提供非藥物止痛措施:音樂療法、放鬆治療等措施,對剖腹產的產婦也有減輕術後傷口疼痛及減少術後麻醉類藥物的用量。並幫助個案採舒適臥位,坐姿時需在傷口上橫放枕頭減少直接壓迫造成的疼痛,並且使用束腹帶減輕傷口牽扯,並教導個案放鬆技巧、深呼吸及冥想都有助於緩解疼痛。妊娠高血壓易造成孕婦產生子癇前症,是增加胎兒和母親發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高危險妊娠在懷孕期間及產後有較高的焦慮或憂鬱的風險。他所提供的護理為:給予衛教親子依附是種母親和孩子間的感情聯繫並建立信任基礎、定期母嬰同室降低母性角色障礙及提供正確的觀念及諮詢……。在五大層面評估:生理層面主要是:宮縮不良,惡露量多,肚子傷口疼痛(疼痛指數為 6 分)。心理層面:因疾病有長期服藥,懷孕期間會擔心寶寶是否平安出生、產後出血怕離家人而去。因長期服藥怕影響寶寶發展,因而婆婆提出不要餵奶。個案認為懷孕過程比別人艱辛。社會層面:人際關係互動良好。靈性層面:信仰道教,遇到不遂會拜拜求平安符,生產當天個案表示有請求註生娘娘保佑。護理期間除了戴平安符,沒有其餘的宗教儀式。發展方面:發展任務為生育。

心得:看完這篇護理照護的經驗我真心的覺得,孕婦真的是世上最辛苦的角色之一,尤其是高齡產婦。看完這篇文獻後我了解了一位產婦在產後可能 會出現哪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應該才取那些措施。像是產後的出血需注意生命徵象、惡露的量及宮縮的程度,當宮縮不良時我們應該給予媽 媽腹部環形按摩,以促進宮縮,當她因剖腹產的傷口疼痛而感到不適 時,需評估疼痛部位、強度、性質、原因、時間、緩解方法等,並且教導她一些放鬆技巧及深呼吸來緩解疼痛等相關的護理措施。這份作業,讓我了解更多臨床上的一些相關經驗,讓我將來 遇到這些問題時會懂得如何針對這些問題給予處理措施。

新增時間 : 2018-08-28 14:20:55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