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班級:護二己 姓名:黃玉心 學號:1055101297 座號:35號
書名:<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 作者: 吳麗娟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作者: 岡田尊司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作者: 吳姵瑩
文章:<治療性人際關係養成歷程要素之探討> 作者:張凱雁、康云瑄、戎瑾如、蕭淑貞
<運用關懷理論於一位反覆自殺者之急診照護經驗>作者:吳佳玲、李香君
<照護一位間質性肺部疾病患者無望感之護理經驗>作者:黃珊英、洪香蓮
心得:閱讀完<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後,讓我了解到什麼是「界限」,所謂的「界限」呢,其實並沒有清楚的分界。例如:「在國外,當你隨意進入他人領地,他們是有受到保障能拿槍射挖外來者的。對於屆縣內所有物的保護欲是非常明顯的。反觀華人文化不同了,當你想裝修房子會遇到很多聲音干涉,像似父母、家人,甚至連接訪鄰居都會參一腳。」由此可知東方人較不在意界限。但是若一旦缺乏界限的情況發生時,就意味著你沒有能力守著房子的那道門,別人就可以侵門踏戶到你的屬地而我們卻不能夠去拒絕他們對我們所作的要求。
然而,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界限,而我們在小的時候並未察覺到,那是因為我們並不了解我們心裡的感受,而大人卻因此的剝削著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的了借到我們心裡的感受,在這時若大人以小時後的方式對待我們,我們則會顯得不開心或是憤怒,而這時候就會產生了爭執。所以我們必須預防這種不必要的爭執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溝通。
還有在閱讀完《治療性人際關係養成歷程要素之探討》後,我的想法是,幫病患進入醫院時,會不會因為生病的關係,而導致情緒上的不愉快或者是生理上的不舒適,然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表現出我們的同理心,並切事實的關懷他們,讓他們感覺到,其實在醫院並不孤單。文章中有說到:「關懷的態度是需要護理人員透過自我反思,激發內在力量進而實踐。」所以我們在照護病患的同時也要實踐關懷的力量。

新增時間 : 2018-09-07 00:08:57 / 修改時間 : 2018-09-07 00:11:0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