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55101312 姓名 詹詩俞

作者姓名 林雅娟、張峰玉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一位燒傷患者急性疼痛之照顧經驗
期刊名稱I 志為護理 卷(期) 17卷3期
起訖頁數 P112-122

作者姓名 姜嘉琪、林素瑛、蔡麗紅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產後出血併發肺水腫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長庚科技學刊 卷(期) 28
起訖頁數 P095-106

【自訂一主題】:探討急性疼痛之併發症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兩篇都關於急性疼痛和焦慮,也是那種要長期承受的狀態
下,讀完我了解到可以做些什麼事讓個案緩解疼痛,不一定要靠藥物上,也可以試著轉移個案的注意
力,除了減少個案的疼痛外,我們也要和個案建立良好關係,透過言語上或別的方式去了解個案心中
的想法,積極的鼓勵他,讓他負面情緒不會擴大,勇敢的去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傷口
一定會好,但是長期都要承受身上的痛反反復復的一直折磨自己,誰也不想經歷。燒傷者在好的時候
會慢慢做一些復健,因為長期躺在病床,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或是曲性攣縮現象,為了避免這些現象
發生就會開始慢慢復健,但燒傷過的皮膚會是緊緊的有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關節活動無法達成
它的功能,所以會做一些復健把皮膚拉開,好不容易要好的傷口又在撕開一次,這真的很痛,個案心
理上也會變得非常懼怕,但不這麼做對他也不好,因為不復健就沒辦法讓行動更方便,所以我們只能
在旁邊陪伴鼓勵與指導。
讀完第二篇就會發現,生產真的不容易,媽媽飽受折磨只為了要生下寶寶,因為出血所以要及時輸入
液體但卻導致媽媽肺水腫,真的很辛苦,在這當下生產完還有產後的傷口在等著她,光是這樣就已經
受不了了,這時多了一項護理問題就是焦慮,寶寶診斷十二指腸閉鎖不全,媽媽的心情一定很複雜,
而身為護理人員,我們能給予的也盡量幫助這位媽媽,陪伴她走過這段時間,讓她不再焦慮害怕。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為一位燒傷患者因長期面臨反覆急性疼痛壓力,產生害怕、恐懼、失眠,
甚至焦慮情緒之照顧經驗。筆者於2014年2月24日到2014年3月19日照護期間,藉由觀察、會
談、身體評估及持續性照護收集資料,並運用羅氏適應模式評估主要及重要健康問題:急性疼痛、
組織完整性受損和焦慮;運用藥物及非藥物疼痛控制,讓患者配合換藥過程並使疼痛獲得緩解;提
供個別性換藥流程、傷口照護與營養攝取,促使傷口癒合;透過語言和非語言,了解內心害怕及不
安感受,使其渡過疾病治療過程,勇於面對身、心及社會問題。建議可運用手機通訊軟體與親朋好
友建立支持網絡,手機遊戲轉移疼痛感受,以及完善照護模式,提供完整療護。
而第二篇是在描述一位產後出血併發肺水腫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自2017 年02 月28 日至2017
年03 月03 日。在照護期間以Gordon 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為評估工具,發現個案因產後出血在
短時間內輸注大量的體液引發肺水腫,而出現「體液容積過量」之護理問題,在產後期因子宮收縮
及會陰傷口,而出現「急性疼痛」之護理問題,也因為新生兒被診斷十二指腸閉鎖不全必需接受手
術,以及擔心奶水不足,而出現「焦慮」之護理問題。於照護期間,筆者協助個案採半坐臥式及提
供適當的氧流量,以維持足夠的氧合;並且教導限鹽飲食原則及水分的控制,以預防體 液滯留。提
供緩解疼痛之方法,如冰敷、溫水坐浴、協助及教導子宮按摩及止痛劑使用。與個案 建立良好的護
病關係及鼓勵其說出心中的感受,並且提供有關新生兒疾病之相關資訊及教導促進 乳汁分泌的方
法,以減輕其焦慮。盼藉此護理經驗能提供護理人員作為日後照顧類似病人之參考。

So What學習要點: 這兩篇文章的共同點是「急性疼痛」引發各種心理上的合併症,尤其是焦慮,我
認為病情發展是重要的,但處理病人的焦慮對病情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而作者運用了護理知識,像
羅氏跟Gordon 作為評估工具,進一步瞭解病人的病情發展。
Now What反省 思考與自我省思:希望以後我踏入職場,可以知道如何運用這些護理措施跟要點,我相
信以後不會有人在旁邊幫我們像在學校一樣老師指導我們,所以這都是種種考驗,要學習要上進,穩
扎穩打這樣才不會遇到事情就覺得自己不行,要努力加油!

新增時間 : 2020-09-17 23:28:35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