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護理科
班 級:護四己
學 號:1065101280
姓 名:張奕涵
作者姓名: 季瑋珠(Wei-Chu Chie) ; 黃俊升(Chiun-Sheng Huang) ; 張金堅(King-Jen Chang)
西元出版:1997年
文 章 標 題 :台灣的乳癌
期刊名稱 I: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卷 ( 期 ):16眷1期
起訖頁數:62~76
【自訂一主題】:乳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由女性身上診斷出來的癌症中,5項其中就有1項是乳癌;而身為女人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導致乳癌的一大危險因子。乳癌並非一項單純的疾病,它綜合了幾種不同的症狀,而其中又有幾種症狀特別具有殺傷力。好消息是:「只要及早治療,就能成功治癒乳癌。」
假如你的醫師診斷出乳癌,書本及網路資訊將提供我們所有不能不知道的資訊,告知我們有哪些不同的乳癌、簡單敘述乳癌如何擴散與擴散的原因、告知哪些危險因子導致乳癌、列出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的診斷測試、並且討論各項療程的選擇、包括手術前的心理建設等。好消息是:「乳房切除術已經不常被建議使用,現在普遍以較溫和的療法,例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取而代之。」
而病理學方面,乳癌多發生於乳房的外上區,經常有皮膚變化,顯微鏡下最常見者為浸潤性線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臨床表徵方面最常見者為無痛性乳房腫塊,腋下淋巴結腫大,乳頭凹陷,乳頭異常分泌,皮膚橘皮化或下陷等。檢查與診斷方面,大多乳癌為由病人自己發現,但由於國人認知不足我們更應該去正確的將乳房自我檢查的方式當作婦女衛生教育的重點。如最常見的類型是乳管癌:原位癌是指癌細胞為非侵入性的亦不會轉移,以原位乳管癌(DCIS,0期)為最常見。若已經擴散到乳腺管之基底膜外,則為侵入性乳管癌。
其他的乳癌類型包括:乳小葉癌,炎症性乳癌,化生性乳癌(metaplastic)和其他罕見形式的乳癌。而乳癌不論早期或晚期復發的狀況,都可以根據雌激素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黃體素接受體(progestrone receptor,PR)、HER2接受體及Ki-67(或細胞分化分級)來區分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病理學方面,乳癌多發生於乳房的外上區,經常有皮膚變化,顯微鏡下最常見者為浸潤性線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臨床表徵方面最常見者為無痛性乳房腫塊,腋下淋巴結腫大,乳頭凹陷,乳頭異常分泌,皮膚橘皮化或下陷等。檢查與診斷方面,大多乳癌為由病人自己發現,但由於國人認知不足,治療時只有19.7%小於或等於2公分。正確的乳房自我檢查應為目前婦女衛生教育的重點。乳癌的診斷方法有乳房X光攝影、超音波乳房檢查、細針抽取細胞檢查等,國內已有的研究顯示超音波乳房檢查敏感度、精確度往往高達80%以上,並不遜於乳房X光攝影;而細針抽取細胞檢查更可直接觀察細胞的變化,降低偽陽性及偽陰性率,幾乎可作為確診工具。乳癌的治療國內目前以修正式的乳房根除術為主,局部切除之保守療法輔以放射線治療,亦有許多醫院在嘗試進行。輔助療法則包括放射線治療(五週內給予4500-5000cGy)、化學治療(CAF,CMF等)、與荷爾蒙治療(tamoxifen,荷爾蒙接受器陽性者效果較佳)。預後方面,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2.9%,第二期80.5%,第三期48.5%,第四期18.5%;合併手術化學和荷爾蒙治療之五年和十年之局部復發率分別為14±2%與23±4%,唯追蹤流失較多,對預後可能有所高估。腫瘤荷爾蒙接受器、增殖能力、DNA倍子數、淋巴腺轉移的情形是預後之重要影響因素。乳癌之治療因涉及婦女之身體形象
So What 學習要點 :除手術後之身體復健外,心理復健與壓力調適亦為重要課題。根據已有研究的回顧,吾人建議對婦女進行乳癌預防及乳房自我檢查之衛生教育,並對50歲以上婦女每年進行一次乳癌篩檢,在治療上訂定標準化之治療方式,並進行更深入之乳癌之流行病學、篩檢、治療等之本土性研究。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臺灣的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重要性日益增加。已有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都市、北部地區、外省籍、未婚者、高社經地位、初經早、生育子女數少、初次懷孕較晚、50歲以後體重較重者,罹患乳癌的危險性較高。停經與是否哺乳對乳癌的危險性沒有顯著的影響。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護理科
班 級:護四己
學 號:1065101280
姓 名:張奕涵
作者姓名: 黄金路 ; 郭澄
西元出版:2020
文 章 標 題 :骨癌痛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期刊名稱 II:生物技术通讯
卷 ( 期 ):02
起訖頁數:214~219
【自訂一主題】:骨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骨癌痛可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尽管对其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效果不尽人意.患者的痛苦催促学者们开发了不同类型的骨癌藥但效果不尽人意.而骨瘤可分良性骨瘤、低度惡性骨瘤與高度惡性骨瘤三種。良性骨瘤是不會對人體發生重大的,惡性骨瘤它的組織有不正常癌細胞會對人體重大,並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良性骨瘤有時會轉變為惡性骨癌。
則發生原因可能與骨骼過度生長、慢性炎癥刺激、遺傳因素、特殊病毒的感染,骨內血液回流不順暢及放射線照射等因素有關。病人之年齡、性別與發生部位,對骨瘤之良性與惡性之鑒別診斷很有幫忙。
骨癌易發生在12∼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以原發性骨瘤為常見,次為50∼60歲者,則以轉移性骨癌及多發性骨髓瘤轉移較多。
其一般癥狀與其他癌癥患者一樣有食欲減低、體重減輕、發燒等癥狀。患部疼痛,關節與肢體有局部腫塊及腫脹。患部之關節與肢體運動受限制。患部皮膚潰爛。患部肢體遠端會有麻木感,因壓迫神經血管。發生病理性骨折或變形。骨癌最典型的癥狀就是骨痛,如果晚上比白天明顯的骨痛時,如果我或身邊的人不幸得了骨癌難過痛苦一定是免不了的!但我會盡量樂觀的面對它,畢竟事情發生了不可能再回頭,我們能做的,真的只能好好珍惜身邊的人,用心體會這個世界了!
如果是身邊的人得到骨癌,我會跟他出去旅行,去看看各地不同的風景,盡我所能讓他最後的回憶是快樂溫暖的!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骨癌痛可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尽管对其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效果不尽人意.患者的痛苦催促学者们开发了不同类型的骨癌痛研究模型,目前共开发了近10种骨癌痛动物模型.根据孵育的细胞类型不同,当前诱发骨癌痛模型的细胞主要有NCTC2472肉瘤细胞系、犬前列腺癌ACE-1细胞系、AT3.1前列腺癌细胞系、MRMT乳腺癌细胞系、66.1乳腺癌细胞系和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系;从接种肿瘤细胞的部位角度分类,主要有跟骨、胫骨、股骨.这些骨癌痛模型被众多疼痛研究领域的学者认可,可用于模拟人类骨癌痛的临床前研究.通过这些模型研究发现的新型潜在镇痛靶点有数十种,如鞘氨醇-1-磷酸受体1、神经酰胺激酶、D-型氨基酸氧化酶、甘氨酸受体等.在此我们对骨癌痛及其模型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So What 學習要點 :主要有跟骨、胫骨、股骨.这些骨癌痛模型被众多疼痛研究领域的学者认可,可用于模拟人类骨癌痛的临床前研究.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骨癌痛可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尽管对其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效果不尽人意.患者的痛苦催促学者们开发了不同类型的骨癌痛研究模型,目前共开发了近10种骨癌痛动物模型.根据孵育的细胞类型不同,当前诱发骨癌痛模型的细胞主要有NCTC2472肉瘤细胞系、犬前列腺癌ACE-1细胞系、AT3.1前列腺癌细胞系、MRMT乳腺癌细胞系、66.1乳腺癌细胞系和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系;从接种肿瘤细胞的部位角度分类

新增時間 : 2020-09-13 17:03:28 / 修改時間 : 2021-05-29 15:50:26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