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實習總評值及心得
實習日期:2022/02/28-2022/03/18
實習單位: 3A/3C 指導教師:王筱霈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在門診看到學姊在櫃檯衛教產婦,如:產前篩檢、媽媽手冊的使用,然而產前篩檢每個要檢查的項目都會向產婦解釋目的及注意事項,當產婦來到櫃檯前都要先詢問狀況,並且要幫忙測量血壓及體重,記錄在產前產後評估表。如果跟著學姐在醫生的門診間,可以看到醫生聽診胎心音、安排產婦做超音波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在診間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病人,醫生會負責開醫囑及下診斷,我們護理人員跟互生需要協助醫生,並且作紀錄。
在產房學習到了剖腹產及自然產的不同,按照醫院規定,剖腹產前要先剃薙穿手術衣,自然產要2顆甘油球穿熊熊衣服,從生命徵象的測量、胎心音及胎兒監視器的監測,到產婦子宮頸完全擴張,或是要剖腹送去手術,都需要根據產婦生產進度去照護,手術室裡,剖腹產及自然產的機器也要幫忙先開,剖腹產及自然產第一產程到第四產程各不同的照護方式。
在產後護理之家,我能獨自執行生命徵象測量,子宮底測量、乳房評估(含脹奶泌乳情形、乳頭型態、哺餵母乳狀況-BREAST FEED)、傷口評估(會陰傷口之紅、腫、癒合、分泌物情形及疼痛指數)、惡露評估(含量、顏色、味及性質)、大腸(含排便情形及痔瘡評估)、循環評估(含霍曼氏徵象、水腫),能按常規進行護理,能與個案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如果有遇到出入院個案,都需要做出入院護理,看見產婦三層車沒了,也需幫忙補充,如產婦有問題,就需要按照產婦需求給予個別性的衛教。關於撰寫紀錄,我才知道護紀也是有自己的格式,時間日期須標示清楚,並且要正確的執行護理評估及衛教,遇見醫師巡診,也需作紀錄。交班部分,大夜班學姊說的都需要記下來,本班的身評、媽媽外出時間,所有大大小小事情都需紀錄,在下午交班時,才能夠完完整整的交給下一班的人員。
在嬰兒室,我能測量生命徵象、泡配方奶、瓶餵新生兒、換尿布、臍帶護理、穿嬰兒服、洗澡,每幫新生兒做一次護理,皆須按照表單上的格式去做紀錄,遇見醫師巡診,除了寶寶問題要記錄,媽媽擔心的問題也要記下來,要寫護記時,也須注意新生兒是否有打噴嚏,關於新生兒的一舉一動,都需要觀察,有異常需記錄下來並且向學姊報告。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在門診,產婦都需要產前篩檢,每個媽媽進度不同做的項目也不同,所以都需要了解產婦孕前產檢項目的及意義是什麼,如有異常問題應該要做什麼。
在產房,需要了解剖腹產及自然產的不同,產中所使用的藥物(含作用、給藥途徑、時間、副作用),產前各項檢驗值(含正常、異常值及意義),執行檢查的目的、過程和注意事項,及術前護理和術後護理,針對產婦給予個別性的護理。
在產後護理之家,不同個案所使用的藥物也不同,需要明白個案為甚麼要使用這些藥物,這些藥物對於個案有什麼幫助,藥物途徑、劑量及注意是事項都須特別注意。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發現病情變化可以立即通知學姊處理,發現問題能衛教個案,例:寶寶吃和哭不停如何解決、如何離乳、避孕方法、何時該回診,且能回示教,例:母乳哺餵的重要性、如何確保寶寶吃足夠的奶水、乳房異常徵象、乳房異常徵象預防及處理方法,在病房中,看見新生兒含乳姿勢不正確,能協助個案哺餵姿勢,並衛教其他哺乳姿勢及技巧,依照個案問題去做調整;當新生兒哭鬧時,除了觀察是否是因為尿布濕掉而導致哭泣,還會看前一餐進食時間間隔多久,找出新生兒不適的原因,解決根本。
(四)關懷:
在照護個案的過程中,能察覺到個案與家屬的需求問題,如:個案表示回到家沒有能力能照顧好寶寶,也擔心沒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休息,在病房中,也常聽到個案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奶水可以給寶寶喝…,種種原因,讓個案及家屬充滿了不安,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能做到陪伴個案聊天,給予正確衛教觀念,適時的給予鼓勵,讓個案能夠不要麼緊繃,維護個案的舒適,主動關懷及安撫個案情緒,讓個案及家屬有空間可以發洩自己的疑慮及不安,並且適時地做回應。
(五)倫理素養: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能尊重並保護個案隱私,如:身評時適當覆蓋身體露出部位,執行照護時,進去病房時,會先敲門告知個案,尊重個案與家屬的需求,以個別性來做護理 ,做每項技術前,能夠充分向個案解釋目的,讓個案清楚明白,也能以不傷害個案為原則,注意個案的安全。
(六)溝通與合作:
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接納同儕間的意見,當有需要幫忙,我能夠主動去幫忙大家,當團隊有困難,我也能主動去解決困難,為團隊盡一份心力,與同儕間互動良好,相處融洽。在照護個案的過程中,我能運用觀察與溝通技巧,主動與個案及家屬建立良好治療性關係,在實習單位,能與單位的學姐和醫療團隊人員,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關係,如:在身評產婦時,學姊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評估會陰傷口時,學姊幫忙照手電筒、學姊在衛教時,我負責做紀錄;在嬰兒室裡,學姊溫奶我負責餵奶,換尿布時,我可以在旁協助紀錄且更換尿布等…,
能配合單位所有要求來執行,和單位學姊都能互相合作。
(七)克盡職責性:
我能每天按照老師規定在早上0750前到護理站集合準備交班,不遲到早退,能在老師及學姊要求下如期完成工作,如:測量生命徵象、產婦身體評估、新生兒沐浴、書寫護理紀錄、參與交班,也能熟悉單位環境,如:器具擺放、逃生路線、病房順序,常規執行護理,對待單位學姐和個案態度誠懇、虛心接師長及學姊們的指導,但缺乏積極度及自信,少表達出自己意見。
(八)終身學習:
在實習過程中,面對護理長、學姐及老師的問題時,偶爾能表達出自己意見,每當遇到不會的問題時,下班後能夠主動去查詢資料,或是去翻書來找到正確答案,會於第二天到實習單位去回覆學姐的問題,每天實習中發現的不足會記下來,一次次的思考自己的錯誤,修正自己,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二、心得
來實習的第一天,護理長及學姊就常說:「來臨床就是應證學理」,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姊常提到我們學生積極度不夠、不能靈活運用學理,腦子死板。
跟著學姐去查房時,身評產婦之外,看到學姊在衛教產婦,當產婦有問題學姊都會馬上做衛教,除此之外,也需要隨時觀察產婦的狀況,避免有其他異常變化發生,在身評產婦時,學姊也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教導我們一些小技巧,讓我們能快速上手。在嬰兒室,哺餵寶寶時,學姐會協助我們如何正確哺餵,遇到溢奶情形如何處理,寶寶一直哭時候,如何找出原因…。
來到月子中心的前幾天,心情很受挫,在學校讀書時,學理的東西都能夠理解,考試也可以拿到很高分,但是一來臨床,發現有很多東西是需要變通的,每當碰到護理長及學姊問的問題,總是沒有辦法立即回答出來,讓我不禁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不足,當我遇到這種困擾,單位學姊會鼓勵且安慰我,讓我覺得很溫暖,我認為,要靈活運用學理在臨床上,對我來說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去學習及適應的。
實習單位: 3A/3C 指導教師:王筱霈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在門診看到學姊在櫃檯衛教產婦,如:產前篩檢、媽媽手冊的使用,然而產前篩檢每個要檢查的項目都會向產婦解釋目的及注意事項,當產婦來到櫃檯前都要先詢問狀況,並且要幫忙測量血壓及體重,記錄在產前產後評估表。如果跟著學姐在醫生的門診間,可以看到醫生聽診胎心音、安排產婦做超音波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在診間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病人,醫生會負責開醫囑及下診斷,我們護理人員跟互生需要協助醫生,並且作紀錄。
在產房學習到了剖腹產及自然產的不同,按照醫院規定,剖腹產前要先剃薙穿手術衣,自然產要2顆甘油球穿熊熊衣服,從生命徵象的測量、胎心音及胎兒監視器的監測,到產婦子宮頸完全擴張,或是要剖腹送去手術,都需要根據產婦生產進度去照護,手術室裡,剖腹產及自然產的機器也要幫忙先開,剖腹產及自然產第一產程到第四產程各不同的照護方式。
在產後護理之家,我能獨自執行生命徵象測量,子宮底測量、乳房評估(含脹奶泌乳情形、乳頭型態、哺餵母乳狀況-BREAST FEED)、傷口評估(會陰傷口之紅、腫、癒合、分泌物情形及疼痛指數)、惡露評估(含量、顏色、味及性質)、大腸(含排便情形及痔瘡評估)、循環評估(含霍曼氏徵象、水腫),能按常規進行護理,能與個案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如果有遇到出入院個案,都需要做出入院護理,看見產婦三層車沒了,也需幫忙補充,如產婦有問題,就需要按照產婦需求給予個別性的衛教。關於撰寫紀錄,我才知道護紀也是有自己的格式,時間日期須標示清楚,並且要正確的執行護理評估及衛教,遇見醫師巡診,也需作紀錄。交班部分,大夜班學姊說的都需要記下來,本班的身評、媽媽外出時間,所有大大小小事情都需紀錄,在下午交班時,才能夠完完整整的交給下一班的人員。
在嬰兒室,我能測量生命徵象、泡配方奶、瓶餵新生兒、換尿布、臍帶護理、穿嬰兒服、洗澡,每幫新生兒做一次護理,皆須按照表單上的格式去做紀錄,遇見醫師巡診,除了寶寶問題要記錄,媽媽擔心的問題也要記下來,要寫護記時,也須注意新生兒是否有打噴嚏,關於新生兒的一舉一動,都需要觀察,有異常需記錄下來並且向學姊報告。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在門診,產婦都需要產前篩檢,每個媽媽進度不同做的項目也不同,所以都需要了解產婦孕前產檢項目的及意義是什麼,如有異常問題應該要做什麼。
在產房,需要了解剖腹產及自然產的不同,產中所使用的藥物(含作用、給藥途徑、時間、副作用),產前各項檢驗值(含正常、異常值及意義),執行檢查的目的、過程和注意事項,及術前護理和術後護理,針對產婦給予個別性的護理。
在產後護理之家,不同個案所使用的藥物也不同,需要明白個案為甚麼要使用這些藥物,這些藥物對於個案有什麼幫助,藥物途徑、劑量及注意是事項都須特別注意。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發現病情變化可以立即通知學姊處理,發現問題能衛教個案,例:寶寶吃和哭不停如何解決、如何離乳、避孕方法、何時該回診,且能回示教,例:母乳哺餵的重要性、如何確保寶寶吃足夠的奶水、乳房異常徵象、乳房異常徵象預防及處理方法,在病房中,看見新生兒含乳姿勢不正確,能協助個案哺餵姿勢,並衛教其他哺乳姿勢及技巧,依照個案問題去做調整;當新生兒哭鬧時,除了觀察是否是因為尿布濕掉而導致哭泣,還會看前一餐進食時間間隔多久,找出新生兒不適的原因,解決根本。
(四)關懷:
在照護個案的過程中,能察覺到個案與家屬的需求問題,如:個案表示回到家沒有能力能照顧好寶寶,也擔心沒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休息,在病房中,也常聽到個案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奶水可以給寶寶喝…,種種原因,讓個案及家屬充滿了不安,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能做到陪伴個案聊天,給予正確衛教觀念,適時的給予鼓勵,讓個案能夠不要麼緊繃,維護個案的舒適,主動關懷及安撫個案情緒,讓個案及家屬有空間可以發洩自己的疑慮及不安,並且適時地做回應。
(五)倫理素養: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能尊重並保護個案隱私,如:身評時適當覆蓋身體露出部位,執行照護時,進去病房時,會先敲門告知個案,尊重個案與家屬的需求,以個別性來做護理 ,做每項技術前,能夠充分向個案解釋目的,讓個案清楚明白,也能以不傷害個案為原則,注意個案的安全。
(六)溝通與合作:
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接納同儕間的意見,當有需要幫忙,我能夠主動去幫忙大家,當團隊有困難,我也能主動去解決困難,為團隊盡一份心力,與同儕間互動良好,相處融洽。在照護個案的過程中,我能運用觀察與溝通技巧,主動與個案及家屬建立良好治療性關係,在實習單位,能與單位的學姐和醫療團隊人員,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關係,如:在身評產婦時,學姊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評估會陰傷口時,學姊幫忙照手電筒、學姊在衛教時,我負責做紀錄;在嬰兒室裡,學姊溫奶我負責餵奶,換尿布時,我可以在旁協助紀錄且更換尿布等…,
能配合單位所有要求來執行,和單位學姊都能互相合作。
(七)克盡職責性:
我能每天按照老師規定在早上0750前到護理站集合準備交班,不遲到早退,能在老師及學姊要求下如期完成工作,如:測量生命徵象、產婦身體評估、新生兒沐浴、書寫護理紀錄、參與交班,也能熟悉單位環境,如:器具擺放、逃生路線、病房順序,常規執行護理,對待單位學姐和個案態度誠懇、虛心接師長及學姊們的指導,但缺乏積極度及自信,少表達出自己意見。
(八)終身學習:
在實習過程中,面對護理長、學姐及老師的問題時,偶爾能表達出自己意見,每當遇到不會的問題時,下班後能夠主動去查詢資料,或是去翻書來找到正確答案,會於第二天到實習單位去回覆學姐的問題,每天實習中發現的不足會記下來,一次次的思考自己的錯誤,修正自己,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二、心得
來實習的第一天,護理長及學姊就常說:「來臨床就是應證學理」,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姊常提到我們學生積極度不夠、不能靈活運用學理,腦子死板。
跟著學姐去查房時,身評產婦之外,看到學姊在衛教產婦,當產婦有問題學姊都會馬上做衛教,除此之外,也需要隨時觀察產婦的狀況,避免有其他異常變化發生,在身評產婦時,學姊也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教導我們一些小技巧,讓我們能快速上手。在嬰兒室,哺餵寶寶時,學姐會協助我們如何正確哺餵,遇到溢奶情形如何處理,寶寶一直哭時候,如何找出原因…。
來到月子中心的前幾天,心情很受挫,在學校讀書時,學理的東西都能夠理解,考試也可以拿到很高分,但是一來臨床,發現有很多東西是需要變通的,每當碰到護理長及學姊問的問題,總是沒有辦法立即回答出來,讓我不禁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不足,當我遇到這種困擾,單位學姊會鼓勵且安慰我,讓我覺得很溫暖,我認為,要靈活運用學理在臨床上,對我來說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去學習及適應的。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