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實習總評值及總心得
實習單位:聖母 A5
實習日期:20220502-0527
指導老師:俞愛玲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從簡單且最基本的三讀五對來說,有時候會忘記細節,可能核對身分太快,就 會忽視了床號或是病歷號碼這些東西,到了給藥時,也需要再核對一次身分, 偶爾會遇到不同的情況,如何應對不同情況作處理,這是我學到的一個點。
其二,在抽藥的時候要確實注意抽藥的劑量,有些時候也可能會忽視掉,沒有 把藥物全部抽光。其三,我還做了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要注意每個不同的注 射方法、下針位置、角度和一些該注意的細項,我還是想說,雖然可能有以往
的經驗,但是還是會很容易忽略小細節,我覺得這是我應該要改進的點。 在實習過程中,也常常做導尿及灌腸,我認為無菌原則拿捏好,其實在臨床上 做技術時就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我也嘗試 ON IC,第一次的感覺讓我感覺非 常緊張,但是經過跟學姊見習,以及老師耐心指導下,後來慢慢有抓到手感, 覺得其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難!最特別的是,有見習到一些內視鏡的檢查, 這是我第一次的體驗,從檢查前準備到檢查完後的護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藉由 見習這些檢查,讓我能夠更快速的了解這些檢查到底是做什麼,也會更清楚病
人檢查的目的,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新的體驗,它會讓我想要了解很多東 西,這時候學習的動力也就會更大,也透過這個體驗,讓我收穫了不少東西。
(二)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我認為在內科所遇到的疾病會很廣泛,尤其在肝膽腸胃科,有很多疾病是需要 去多了解的,也有很多東西都是有互相關聯,在實習過程中,有分作業叫做個 案報告,裡面其中就有一項就是來分析東西,無論是針對醫囑、檢查、檢驗, 我認為在實習中遇到的困難是自己無法與個案的病況做連結,坦白來說,我認 為自己思考東西不夠全面,所以很多東西我是寫不出來的,這是讓我很煩惱的 一點。撇除作業裡面的分析,我認為我對某些疾病的瞭解還是算有點概念的,
雖然說不上是特別厲害,但是我是很願意去查資料來搞清楚我不明白的部分, 透過這次實習我發現了自己這方面的不足,這次的教訓可以警惕我未來,我也 會再多多加強這部分的!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我能做到衛教家屬疾病的預防、用藥的指示、出院護理的 程序,也能夠觀察個案病情變化,但是發現到有問題時,沒辦法當下做處置及 措施,會顯得有點慌張。但我認為我有進步的一點是,我發現有異常時,我會
先安撫病人的情緒,且立馬去尋求支援,不會像以前實習會很慌張,不知所措 的那種感覺,雖然說很多地方還是很不足,但我認為我這一點是有進步的,簡 單來說呢,還是要加強自己應對能力,也須多提高自己的警覺心。
(四) 關懷(caring):
在照護個案的過程中,能察覺到個案與家屬的需求問題,如:個案表示燈太亮 ,我能夠協助調整光線以讓個案舒適休息、吃藥時想磨成粉並且加在水裡混著 吃,我能協助幫忙…。在照護過程中,就算不是我本身照顧的個案,我也能夠 陪伴他們聊天,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如需要協助和有有困難時,我也能 夠馬上過去幫忙。我覺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會聽到 很多病人給予我的回饋,會讓我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也讓我非常的開心及 感動,希望我的存在是能夠給予病人溫暖的!
(五) 倫理素養(ethics):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能尊重並保護個案隱私,執行照護時,進去病房時,會先 敲門告知個案,尊重個案與家屬的需求,做每項技術前,能夠充分向個案解釋 目的,讓個案清楚明白,也能以不傷害個案為原則,注意個案的安全。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接納同儕間的意見,跟我一組的夥伴,當有需要幫忙, 我能夠主動去幫忙,當團隊有困難,我也能主動去解決困難,為團隊盡一份心 力,與同儕間互動良好,相處融洽。但當團隊有爭執時,我也能夠當中間的橋 梁,算是和事佬的角色!
在實習單位,我能與單位的學姐和醫療團隊人員,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關係, 如:學姊傷口換藥,我在旁協助拿用具、學姊在更換點滴時,我能協助幫忙排氣 及更換等…,能與單位學姊能互相合作,在實習的過程中,每當我有問題時,
學姐也會耐心的教導我,在與學姊合作的部分,會聽到學姊對我的反饋,有些 學姊覺得跟我合作起來很有默契,也覺得我表現得很不錯,這每一字一句對我 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及動力來源!
(七) 克盡職責性( accountability):
我能每天按照老師規定在早上 0750 前到護理站集合準備交班, 不遲 到早退,能在老師及學姊要求下如期完成工作,如:測量生命徵象、 給藥、書寫護理紀錄、參與交班,單位環境也能了解,如:器具擺放、逃生路 線、病房順序, 但是某些部分可能還需要再多熟悉一點,如:衛教單的擺放、 常規用物擺放。我覺得我有有一個還不錯的點,雖然說不上百分百,每當老師 有需要同學發表意見、主持等等,我能主動跳出來替大家分擔,以前的我很害 怕也不太敢嘗試自己做這些事情,但在這次實習中,我鼓起勇氣嘗試了很多我 沒試過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我這一點是有進步的!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在實習過程中,面對老師的問題時,偶爾能表達出自己意見,每當遇到不會的 問題時,下班後能夠主動去查詢資料,或是翻書來找答案,不過,大部分可能 都是需要老師來解答,且作業有時書寫不完整,或是查詢資料不夠仔細及具 體,我認為我可以多加強這個部分。其次,每次的報告及討論,我都會自己做
下筆記,紀錄了很多內容,一是讓自己能夠更清楚明白大家想表達的東西,其 二就是希望能夠透過紀錄,來讓增加印象。
二、心得感想
這週是實習的第一週,是第一次來聖母醫院這裡實習,所以有很多東西都 不太熟悉,比如說醫院環境、資訊系統等,在實習的前幾天我其實都還是有點 小害怕,就是因為不太熟悉,直到星期四給藥的那一天,發現自己的問題更大
了,老實說,自己有點小慌張,但是經過後面幾天的操作,就有慢慢熟悉。 在這周目前常規是幫助病人量生命徵象,其他剩餘時間就是見習學姊,在這幾 天的見習中,明白老師為甚麼要讓我們去見習,很多時候每個人做事方法都不 太一樣,而且如果有見習學姊,其實大概會知道這個單位的習慣會是怎樣。 在做任何技術時,老師一一示範動作耐心的教導我們,且會一步步的講解,如 果有特別的地方,也會告訴我們技巧及經驗,所以我覺得這一點是讓我非常安 心,也會讓我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比較不會有很大的壓力,最大的重點就 是會更加吸引我學習的動力!
最後我想說,我很喜歡的一個點是,每天下午開會的那段時間,一起分享心得 交流經驗,在每一次的開會中,都會換主席,讓大家都有當主席的經驗,在每 一次的交流過程中,都會鼓勵我們表達,每位同學發表完後,老師也會給予回
饋,偶爾還會點出每個人的優缺點,優點是來鼓勵自己,缺點是來警惕自己能 夠更進步,我認為這都是很棒的經驗,每一次的分享中,都可以從中學習,也 能讓我學習到如何表達自己,訓練自己的口條及表達能力。 這週是實習的第二週,漸漸地熟悉各位同學,開始熟悉單位常規,也熟悉了學 姊的習性。 在這週,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無論是病人、家屬,還是單位學 姊,我認為在與 不同個性的人相處自然是有不同的氛圍,我認為在我學到不同 的溝通技巧及相處 模式吧!我想...正是因為接觸到各種類的人,才會有這樣 的想法吧!在這周,自 己嘗試了不少技術,例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灌腸、 換藥等...。 在經過自己實作後,發現自己會粗心大意,興許是技術不熟練或 是第一次嘗試的 原因吧,有些小細節常常會被自己給忽略,這是我認為可以再 加強改進的地方; 如果幸運地話也會跟到檢查,尤其是內視鏡的鏡檢,光是內 視鏡就看到了大腸鏡、 胃鏡,其他就是腹部超音波,很開心有這機會可以見習 到這些檢查,讓我能夠印 象更深刻,且能更明白檢查的內容,也能更清楚檢查 的目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讓我覺得很溫暖的是病人吧,我們常常都要幫助病
人量血壓, 很多時候一天可能都會進病房很多次,有時候被病人或家屬看到可 能都還會被認 出了,也會被叫去聊天,我覺得我很幸運的是,遇到很多溫暖的 人,那些人會鼓 勵我也會找我聊聊天,每當他們找我聊天的時候,就會讓我覺 得自己還是有用處, 而且也會讓他們釋放壓力,一舉兩得的事情真的很難得, 在忙碌中感受到陌生人 的噓寒問暖,我覺得...很溫暖。
這週是實習的第三週,從第一天開始就發生了很多事情,某天,早上如望常一 樣在聽學姊交班,但突然發現某間病房叫人鈴一直呼叫,當時覺得很奇怪正準 備跟學姊說的時候,突然來了個緊急鈴,下一秒,就看到很多學姐衝過去,看
到霓慧學姊推著急救車過去,也看到很多 NP 跟主治醫師衝過去病房,後來也 聽到 code blue,那刻,我明白,這是一個緊急的狀況。雖然沒有進去看到學 姊 們幫忙壓胸或電擊的畫面,但看到了很多學姐很賣力的在進行搶救,無意間 也聽到了醫師跟家屬的解釋,老實說,這才是讓我感到最難受的,只能說,遇 到這種事情都挺不容易的,無法想像病人的痛苦,也無法想像家屬負擔,對我 來說真的是很沉重。 隨著疫情的爆發,單位病房裡的病人、家屬都感染了,連 單位幾位學姊也遭殃了,每天早上早起,就很擔心去單位實習,因為自己接觸 到很多高風險的人, 雖然自己也知道帶戴好口罩穿好隔離衣,還是不能完完全 全的杜絕病毒的傳染,每天看著學姊穿脫隔離衣,覺得他們都很辛苦。在這一 周,內心很忐忑,很害怕去實習,最後連我也不幸確診了,老實說,壓力有點 大,種種原因來自 學校、家人、同學,甚至是自己,我覺得我很難受,也感到 很無助,首先目的希望自己先康復,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這週是實習的最後一週,說實在的,這一個月的實習不長也不短,由於疫情的 變化,從上周四開始採線上,再加上隔離天數也未到,所以又請假了一天,這 週真正在臨床也只有 2 天。其實我個人也滿喜歡老師帶領線上實習的方式,利 用案例情境化的研討來讓我們去討論,雖然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積極度及 參與度不夠,但是我還是會鼓勵那些同學多多嘗試,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團體合 作的,我認為比較可惜的是,能夠一起參與討論的同學較少,因此會很懷疑自 己的方向是否錯誤,但慶幸地是,老師很包容我們,也很願意讓我們去做嘗 試,不管做出來的東西是否完美,老師都會鼓勵我們去多做、多學、多表達, 也會回應即告訴我們需要改進的點,適時的給予我們意見,讓我知道我的問題 點在哪裡。無論是在線上實習,還是實體實習,老師都很支持我們,也很願意 讓我們去做嘗試,很感謝老師給予我們很多機會。其次,面對疫情的情況下, 在醫療院所的工作人員都很不容易,而我們學生將會是未來的一分子,老實 說,在實習這段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在某段時間裡裡,我也曾迷失了自 己,有無數個負面的想法,很開心能夠遇到好的同學及老師,讓我能夠在黑暗 中發現光明,我認為逃避不是問題,如何正視它才是個重要的課題,我們能夠 做些什麼,避免情況惡化,也是個很值得去學習的地方。總而言之,這次所遇 到的瓶頸及挫折,將會是促使我成長的一過程,同時也是我難忘的一個經驗。
實習日期:20220502-0527
指導老師:俞愛玲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從簡單且最基本的三讀五對來說,有時候會忘記細節,可能核對身分太快,就 會忽視了床號或是病歷號碼這些東西,到了給藥時,也需要再核對一次身分, 偶爾會遇到不同的情況,如何應對不同情況作處理,這是我學到的一個點。
其二,在抽藥的時候要確實注意抽藥的劑量,有些時候也可能會忽視掉,沒有 把藥物全部抽光。其三,我還做了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要注意每個不同的注 射方法、下針位置、角度和一些該注意的細項,我還是想說,雖然可能有以往
的經驗,但是還是會很容易忽略小細節,我覺得這是我應該要改進的點。 在實習過程中,也常常做導尿及灌腸,我認為無菌原則拿捏好,其實在臨床上 做技術時就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我也嘗試 ON IC,第一次的感覺讓我感覺非 常緊張,但是經過跟學姊見習,以及老師耐心指導下,後來慢慢有抓到手感, 覺得其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難!最特別的是,有見習到一些內視鏡的檢查, 這是我第一次的體驗,從檢查前準備到檢查完後的護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藉由 見習這些檢查,讓我能夠更快速的了解這些檢查到底是做什麼,也會更清楚病
人檢查的目的,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新的體驗,它會讓我想要了解很多東 西,這時候學習的動力也就會更大,也透過這個體驗,讓我收穫了不少東西。
(二)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我認為在內科所遇到的疾病會很廣泛,尤其在肝膽腸胃科,有很多疾病是需要 去多了解的,也有很多東西都是有互相關聯,在實習過程中,有分作業叫做個 案報告,裡面其中就有一項就是來分析東西,無論是針對醫囑、檢查、檢驗, 我認為在實習中遇到的困難是自己無法與個案的病況做連結,坦白來說,我認 為自己思考東西不夠全面,所以很多東西我是寫不出來的,這是讓我很煩惱的 一點。撇除作業裡面的分析,我認為我對某些疾病的瞭解還是算有點概念的,
雖然說不上是特別厲害,但是我是很願意去查資料來搞清楚我不明白的部分, 透過這次實習我發現了自己這方面的不足,這次的教訓可以警惕我未來,我也 會再多多加強這部分的!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我能做到衛教家屬疾病的預防、用藥的指示、出院護理的 程序,也能夠觀察個案病情變化,但是發現到有問題時,沒辦法當下做處置及 措施,會顯得有點慌張。但我認為我有進步的一點是,我發現有異常時,我會
先安撫病人的情緒,且立馬去尋求支援,不會像以前實習會很慌張,不知所措 的那種感覺,雖然說很多地方還是很不足,但我認為我這一點是有進步的,簡 單來說呢,還是要加強自己應對能力,也須多提高自己的警覺心。
(四) 關懷(caring):
在照護個案的過程中,能察覺到個案與家屬的需求問題,如:個案表示燈太亮 ,我能夠協助調整光線以讓個案舒適休息、吃藥時想磨成粉並且加在水裡混著 吃,我能協助幫忙…。在照護過程中,就算不是我本身照顧的個案,我也能夠 陪伴他們聊天,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如需要協助和有有困難時,我也能 夠馬上過去幫忙。我覺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會聽到 很多病人給予我的回饋,會讓我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也讓我非常的開心及 感動,希望我的存在是能夠給予病人溫暖的!
(五) 倫理素養(ethics):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能尊重並保護個案隱私,執行照護時,進去病房時,會先 敲門告知個案,尊重個案與家屬的需求,做每項技術前,能夠充分向個案解釋 目的,讓個案清楚明白,也能以不傷害個案為原則,注意個案的安全。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接納同儕間的意見,跟我一組的夥伴,當有需要幫忙, 我能夠主動去幫忙,當團隊有困難,我也能主動去解決困難,為團隊盡一份心 力,與同儕間互動良好,相處融洽。但當團隊有爭執時,我也能夠當中間的橋 梁,算是和事佬的角色!
在實習單位,我能與單位的學姐和醫療團隊人員,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關係, 如:學姊傷口換藥,我在旁協助拿用具、學姊在更換點滴時,我能協助幫忙排氣 及更換等…,能與單位學姊能互相合作,在實習的過程中,每當我有問題時,
學姐也會耐心的教導我,在與學姊合作的部分,會聽到學姊對我的反饋,有些 學姊覺得跟我合作起來很有默契,也覺得我表現得很不錯,這每一字一句對我 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及動力來源!
(七) 克盡職責性( accountability):
我能每天按照老師規定在早上 0750 前到護理站集合準備交班, 不遲 到早退,能在老師及學姊要求下如期完成工作,如:測量生命徵象、 給藥、書寫護理紀錄、參與交班,單位環境也能了解,如:器具擺放、逃生路 線、病房順序, 但是某些部分可能還需要再多熟悉一點,如:衛教單的擺放、 常規用物擺放。我覺得我有有一個還不錯的點,雖然說不上百分百,每當老師 有需要同學發表意見、主持等等,我能主動跳出來替大家分擔,以前的我很害 怕也不太敢嘗試自己做這些事情,但在這次實習中,我鼓起勇氣嘗試了很多我 沒試過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我這一點是有進步的!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在實習過程中,面對老師的問題時,偶爾能表達出自己意見,每當遇到不會的 問題時,下班後能夠主動去查詢資料,或是翻書來找答案,不過,大部分可能 都是需要老師來解答,且作業有時書寫不完整,或是查詢資料不夠仔細及具 體,我認為我可以多加強這個部分。其次,每次的報告及討論,我都會自己做
下筆記,紀錄了很多內容,一是讓自己能夠更清楚明白大家想表達的東西,其 二就是希望能夠透過紀錄,來讓增加印象。
二、心得感想
這週是實習的第一週,是第一次來聖母醫院這裡實習,所以有很多東西都 不太熟悉,比如說醫院環境、資訊系統等,在實習的前幾天我其實都還是有點 小害怕,就是因為不太熟悉,直到星期四給藥的那一天,發現自己的問題更大
了,老實說,自己有點小慌張,但是經過後面幾天的操作,就有慢慢熟悉。 在這周目前常規是幫助病人量生命徵象,其他剩餘時間就是見習學姊,在這幾 天的見習中,明白老師為甚麼要讓我們去見習,很多時候每個人做事方法都不 太一樣,而且如果有見習學姊,其實大概會知道這個單位的習慣會是怎樣。 在做任何技術時,老師一一示範動作耐心的教導我們,且會一步步的講解,如 果有特別的地方,也會告訴我們技巧及經驗,所以我覺得這一點是讓我非常安 心,也會讓我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比較不會有很大的壓力,最大的重點就 是會更加吸引我學習的動力!
最後我想說,我很喜歡的一個點是,每天下午開會的那段時間,一起分享心得 交流經驗,在每一次的開會中,都會換主席,讓大家都有當主席的經驗,在每 一次的交流過程中,都會鼓勵我們表達,每位同學發表完後,老師也會給予回
饋,偶爾還會點出每個人的優缺點,優點是來鼓勵自己,缺點是來警惕自己能 夠更進步,我認為這都是很棒的經驗,每一次的分享中,都可以從中學習,也 能讓我學習到如何表達自己,訓練自己的口條及表達能力。 這週是實習的第二週,漸漸地熟悉各位同學,開始熟悉單位常規,也熟悉了學 姊的習性。 在這週,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無論是病人、家屬,還是單位學 姊,我認為在與 不同個性的人相處自然是有不同的氛圍,我認為在我學到不同 的溝通技巧及相處 模式吧!我想...正是因為接觸到各種類的人,才會有這樣 的想法吧!在這周,自 己嘗試了不少技術,例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灌腸、 換藥等...。 在經過自己實作後,發現自己會粗心大意,興許是技術不熟練或 是第一次嘗試的 原因吧,有些小細節常常會被自己給忽略,這是我認為可以再 加強改進的地方; 如果幸運地話也會跟到檢查,尤其是內視鏡的鏡檢,光是內 視鏡就看到了大腸鏡、 胃鏡,其他就是腹部超音波,很開心有這機會可以見習 到這些檢查,讓我能夠印 象更深刻,且能更明白檢查的內容,也能更清楚檢查 的目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讓我覺得很溫暖的是病人吧,我們常常都要幫助病
人量血壓, 很多時候一天可能都會進病房很多次,有時候被病人或家屬看到可 能都還會被認 出了,也會被叫去聊天,我覺得我很幸運的是,遇到很多溫暖的 人,那些人會鼓 勵我也會找我聊聊天,每當他們找我聊天的時候,就會讓我覺 得自己還是有用處, 而且也會讓他們釋放壓力,一舉兩得的事情真的很難得, 在忙碌中感受到陌生人 的噓寒問暖,我覺得...很溫暖。
這週是實習的第三週,從第一天開始就發生了很多事情,某天,早上如望常一 樣在聽學姊交班,但突然發現某間病房叫人鈴一直呼叫,當時覺得很奇怪正準 備跟學姊說的時候,突然來了個緊急鈴,下一秒,就看到很多學姐衝過去,看
到霓慧學姊推著急救車過去,也看到很多 NP 跟主治醫師衝過去病房,後來也 聽到 code blue,那刻,我明白,這是一個緊急的狀況。雖然沒有進去看到學 姊 們幫忙壓胸或電擊的畫面,但看到了很多學姐很賣力的在進行搶救,無意間 也聽到了醫師跟家屬的解釋,老實說,這才是讓我感到最難受的,只能說,遇 到這種事情都挺不容易的,無法想像病人的痛苦,也無法想像家屬負擔,對我 來說真的是很沉重。 隨著疫情的爆發,單位病房裡的病人、家屬都感染了,連 單位幾位學姊也遭殃了,每天早上早起,就很擔心去單位實習,因為自己接觸 到很多高風險的人, 雖然自己也知道帶戴好口罩穿好隔離衣,還是不能完完全 全的杜絕病毒的傳染,每天看著學姊穿脫隔離衣,覺得他們都很辛苦。在這一 周,內心很忐忑,很害怕去實習,最後連我也不幸確診了,老實說,壓力有點 大,種種原因來自 學校、家人、同學,甚至是自己,我覺得我很難受,也感到 很無助,首先目的希望自己先康復,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這週是實習的最後一週,說實在的,這一個月的實習不長也不短,由於疫情的 變化,從上周四開始採線上,再加上隔離天數也未到,所以又請假了一天,這 週真正在臨床也只有 2 天。其實我個人也滿喜歡老師帶領線上實習的方式,利 用案例情境化的研討來讓我們去討論,雖然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積極度及 參與度不夠,但是我還是會鼓勵那些同學多多嘗試,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團體合 作的,我認為比較可惜的是,能夠一起參與討論的同學較少,因此會很懷疑自 己的方向是否錯誤,但慶幸地是,老師很包容我們,也很願意讓我們去做嘗 試,不管做出來的東西是否完美,老師都會鼓勵我們去多做、多學、多表達, 也會回應即告訴我們需要改進的點,適時的給予我們意見,讓我知道我的問題 點在哪裡。無論是在線上實習,還是實體實習,老師都很支持我們,也很願意 讓我們去做嘗試,很感謝老師給予我們很多機會。其次,面對疫情的情況下, 在醫療院所的工作人員都很不容易,而我們學生將會是未來的一分子,老實 說,在實習這段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在某段時間裡裡,我也曾迷失了自 己,有無數個負面的想法,很開心能夠遇到好的同學及老師,讓我能夠在黑暗 中發現光明,我認為逃避不是問題,如何正視它才是個重要的課題,我們能夠 做些什麼,避免情況惡化,也是個很值得去學習的地方。總而言之,這次所遇 到的瓶頸及挫折,將會是促使我成長的一過程,同時也是我難忘的一個經驗。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