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寒假閱讀心得

我選擇的是一篇有關產科的文章,這篇文章在講述台灣產婦在產後得到憂鬱症的機率、原因及改善方法,確實在產科課本中,大家會比較注重的是在於生理方面的預防措施,這確實是很重要的,但在孕婦的心理方面卻是大家最常忽略的,文章中提及決定產婦得憂鬱症是從產前到產後都是其關鍵,在台灣,或許現在伴侶的陪伴人數已有大幅增長,但一定還有一部份伴侶的觀點是停留在,所謂的:「生小孩是女生的事情。」這觀點其實非常不重視孕婦,也不是正確的想法,因為光是從得到產後憂鬱這件事就是關伴侶的事情,若是在這段時間並沒有得到伴侶的支持與陪伴,那這樣全部都是由孕婦在承擔一切,光是沒有家庭上的支持,就會讓一個孕婦承擔的壓力直直飆升,一旦影響到了心裡,那也將會影響到生理,所以生理心理是息息相關的,而課本在這方面其實也是有提及,但可能還是相對於文縐縐,因為每個人的思維不同,產生的想法也相對不同,那當然也不能只以文字去解析這些行為,並給出相對應的措施,而在這方面確實也是需要護理師的機智與經驗去做相對應的扶持及建設,不能只以生理方面去思考其護理措施,而文章中也講到一個蠻不錯的部分,就是醫療機構這件事情,在國外的產後機構,可能在分娩後,會有相較完整的一套機構,例如會提供一對一的助產照護及產後72小時內會有公衛護士到家裡探視新生兒及孕婦的措施,而在台灣可能一般月子中心在這一個月內,進行了一個月的修養及照顧後,並不會去關心到回到家中的婦女及新生兒的狀況,而我認為這方面其實也是可以有更多方法去做一些調整的,也希望同時可以提倡伴侶的重要性,讓伴侶有意願的去了解這件事情,而非一切是由他人引導而有的行為,或許伴侶同時也是在學習,但若是是打從根本,從一開始一知道新生命的產生,就有想要照顧的心,那其實是更好的,一方面可以讓孕婦知道伴侶的重要性,一方面也不會讓伴侶置身事外。

新增時間 : 2022-02-08 13:43:52 / 修改時間 : 2022-03-30 09:30:2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