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暑假閱讀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95101143 姓名 廖云伽

書名 處處皆可CPR-CPR,你會不會?
作者 黃秋惠
出版年月2008 年 6 月
佳句:
1.急救常識,CPR技術,人人都要知道,都要會,臨時才能派上用場。需要CPR的場合,是有可能會碰上的。

2.而我個人則深深感覺到CPR心肺復甦術的重要,CPR這項救命技術應該推動,讓全臺灣的人民都學會!
良好的醫病溝通,是從事醫療工作人員在一輩子的醫療生涯中都不能忘記的。

3.年輕人應該有能力見義勇為,才不會徒然發生令人傷感的遺憾。


書名 愛與希望相隨 陪伴燒傷病童
作者 林政芬
出版年月 2005 年 10月
摘要:
今年二月二十二日晚間,「砰」的一聲巨響,一間鐵皮 屋應聲爆炸,屋內才十多歲的兄妹,在烈焰中幾乎體無完膚,這場因電線走火引發的電瓶爆炸,讓這一對兄妹的人生變了調。燒燙傷兒童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復健、重建,且要穿戴彈性衣,為疤痕加壓,避免疤痕增生,保護皮膚, 避免日曬,燒燙傷兒童會因為發生意外及過度驚嚇而被緊急送入醫院,對環境的不熟悉及傷口疼痛難耐,產生情緒不安的現象,父母也隨著病患的不適而出現種種不同的情緒反應。

佳句:
以平常心 來看待身邊不同的個體,心中有愛就能使這樣的小病患在漫長的路上充滿希望。

我在華藝線上圖書館中閱讀到了一篇令我很有感觸的文章-「處處皆可CPR-CPR,你會不會?」在三年級下學期的內外科實驗中有教到CPR這項技術,讀完本篇文章作者給予的CPR經驗分享之後,讓我更加體悟到CPR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我的想像,這篇文章中的醫生在察覺不對勁時,就毫不猶豫的立刻進行CPR,在無數的關鍵時刻救回了許多條性命。從心跳停止到生命結束短短不到幾分鐘,若能夠在這黃金的幾分鐘內,給予緊急的急救措施,即有可能救回這條命在旦夕的生命。
除了CPR經驗的分享之外,這位醫生還分享了他第一次上法庭作證就是跟CPR有關,原因是有位醫師在發現病人突然呼吸、心跳停止時,就立刻上前進行CPR急救,但在一旁擔心害怕的家屬看到的情景是醫生怎麼突然跳到床上去壓病人,結果把病人壓死了?這帶給我的省思是有時候情況緊急,一心只想著要救回這位病人的性命,可是卻忽略了比我們更擔心害怕可能會失去自己親人的病人家屬的心情,所以這在提醒著我們,在急救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兼顧家屬的心情,即使是簡單的一句解釋:「我們正在做CPR」,都能夠減輕不少家屬心中的慌張、茫然,也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發生。
這篇文章的最後分享了一個例子:「有位學生打了119叫救護車,可是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沒有人為這位病患施行CPR,結果這位病患的心跳就沒有再回復了」。這個例子讓我開始想,即使每個人真的都學會CPR,但是當真的有位心跳停止的病患在自己眼前倒下時,會義無反顧、奮不顧身的向前進行CPR的人會有多少呢?技術做得好之外,我想同時也很重要的就是那股無所畏懼、只想救回珍貴生命的勇氣吧!
學會CPR,攸關於未來是否有機會救起一條性命,就算沒有護理相關的背景,但只要學會CPR,勇於學以致用,人人皆有機會救起一條寶貴的性命!

我在華藝線上圖書館中看到了另一篇文章-「燒傷」,在看本篇文章之前就有從課堂上或者新聞上看過不少燒傷相關的事件,燒傷是一輩子都令人揮之不去的陰影,沒有人會希望發生這種事,但是明天跟意外沒有人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讀完這篇燒傷的文章後真的覺得很心疼,也覺得他們這樣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同時也很堅強!尤其是本篇文章中的燒傷患者是兩位年僅10多歲的兄妹,在他們本來應該享受著純真美好的童年時光時,卻要承受起這突如其來造成他們一輩子傷害的意外!
這真是令我太難以想像了!從燒傷的治療、復健到重建的整個過程,要承受著多麼巨大的痛苦,這絕對是我們難以體會的!對整個身心靈上的影響甚大,每天一睜開眼就會看到這場因燒傷意外而烙印在自己身上的疤痕,甚至閉著眼可能也感受得到燒傷傷口所帶來的劇烈疼痛感,為了避免關節攣縮,即使再痛,也必須咬著牙進行復健運動,還要經歷無數次的手術慢慢重建,除了身心靈的折磨,還要承受社會大眾的眼光,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給予同理的眼光看待,甚至他們可能還要承受著很多很多我想像不到的事情,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多給予一份愛,是不是就能給予他們多一份的力量呢?
讀完這篇文章後覺得還好現在有很多能幫忙給予協助的相關機構,陪伴他們一起渡過這些艱難的時光,而我覺得我們其他人能做的就是發揮同理心,給予多一點的接納與友善,甚至可以利用空閒的時間去當志工,我相信「關愛」一定也能轉化為某些行動上的力量。

新增時間 : 2023-09-08 20:10:21 / 修改時間 : 2023-09-22 21:00:14

回應(1)

  • Irene(guest)(2023-09-28 19:55:25) :
      我覺得我們其他人能做的就是發揮同理心,給予多一點的接納與友善,甚至可以利用空閒的時間去當志工,我相信「關愛」一定也能轉化為某些行動上的力量。

    很棒的結語!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