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3
*個案報告文章: 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一個案報告
作者: 施君穎(Chun-Ying Shih)、顧雅利(Ya-Lie Ku)
出處: 安寧療護雜誌 13卷2期
*個案報告文章:照護一位乳癌患者合併妊娠後期之護理經驗
作者: 紀雯眞(Wen-Chen Chi)、廖珍娟(Jen-Jiuan Liaw)、姚鍾太(Chung-Tay Yao)、周繡玲(Hsiu-Ling Chou)
出處: 腫瘤護理雜誌 6卷2期
*個案報告文章:照顧一位乳癌婦女術後心理衝擊之護理經驗
作者: 蔡佳憓(Chia-Hui Tsai)、陳淑卿(Shu-Ching Chen)、陳美偵( Mei-Chen Chen) ;
出處: 長庚護理 24卷1期
【讀後心得】: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12)統計台灣地區2011年女性乳癌死亡率為4.4,為女性癌症主要死因的第四位,死亡平均年齡為57歲,由此可見乳癌對中年婦女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當婦女被診斷乳癌時需面對疾病及治療所引起的身體構造改變或副作用而引起其焦慮,若乳房被切除,對婦女的身體心像更遭受威脅,手術後經常合併手臂淋巴水腫進而導致患肢感覺及功能障礙,造成日常活動受限。
這次主要是一位罹患乳癌第一期的婦女面臨乳房切除後因焦慮及身體外觀的改變導致的心理衝擊,照護期間協助個案能表達疾病及身體外觀帶來的感受,並適應外觀及面對生活習慣的改變。個案面對癌症所引起的焦慮情緒,可教導及協助個案練習深呼吸及肌肉放鬆等技巧、提供相關乳癌疾病治療的資訊、多陪伴及鼓勵個案,給予關懷及情緒的支持,有助改善焦慮情形、傾聽個案說出疾病帶來的衝擊,給予同理心確實可以協助降低焦慮,使病人能接受到其所需要的乳癌疾病相關訊息,與個案討論此時間點最在意的事情,有助於緩解不安的情緒。術後在身體心像方面有明顯的影響,乳房切除造成女性身心巨大的改變及衝擊,護理過程中可藉由病友經驗分享、病友團體與家人的支持,及運用傾聽、同理心及鼓勵個案表達乳房切除的感受,並澄清所感覺到的外觀,提供術後照護資訊,讓個案變得更加有信心,能勇敢的面對疾病及接受術後所造成的外觀改變。
作者: 施君穎(Chun-Ying Shih)、顧雅利(Ya-Lie Ku)
出處: 安寧療護雜誌 13卷2期
*個案報告文章:照護一位乳癌患者合併妊娠後期之護理經驗
作者: 紀雯眞(Wen-Chen Chi)、廖珍娟(Jen-Jiuan Liaw)、姚鍾太(Chung-Tay Yao)、周繡玲(Hsiu-Ling Chou)
出處: 腫瘤護理雜誌 6卷2期
*個案報告文章:照顧一位乳癌婦女術後心理衝擊之護理經驗
作者: 蔡佳憓(Chia-Hui Tsai)、陳淑卿(Shu-Ching Chen)、陳美偵( Mei-Chen Chen) ;
出處: 長庚護理 24卷1期
【讀後心得】: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12)統計台灣地區2011年女性乳癌死亡率為4.4,為女性癌症主要死因的第四位,死亡平均年齡為57歲,由此可見乳癌對中年婦女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當婦女被診斷乳癌時需面對疾病及治療所引起的身體構造改變或副作用而引起其焦慮,若乳房被切除,對婦女的身體心像更遭受威脅,手術後經常合併手臂淋巴水腫進而導致患肢感覺及功能障礙,造成日常活動受限。
這次主要是一位罹患乳癌第一期的婦女面臨乳房切除後因焦慮及身體外觀的改變導致的心理衝擊,照護期間協助個案能表達疾病及身體外觀帶來的感受,並適應外觀及面對生活習慣的改變。個案面對癌症所引起的焦慮情緒,可教導及協助個案練習深呼吸及肌肉放鬆等技巧、提供相關乳癌疾病治療的資訊、多陪伴及鼓勵個案,給予關懷及情緒的支持,有助改善焦慮情形、傾聽個案說出疾病帶來的衝擊,給予同理心確實可以協助降低焦慮,使病人能接受到其所需要的乳癌疾病相關訊息,與個案討論此時間點最在意的事情,有助於緩解不安的情緒。術後在身體心像方面有明顯的影響,乳房切除造成女性身心巨大的改變及衝擊,護理過程中可藉由病友經驗分享、病友團體與家人的支持,及運用傾聽、同理心及鼓勵個案表達乳房切除的感受,並澄清所感覺到的外觀,提供術後照護資訊,讓個案變得更加有信心,能勇敢的面對疾病及接受術後所造成的外觀改變。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