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踝關節的傷害與復健

對於運動員及喜好運動的人而言,應該加強其踝關節主要肌群之肌力。比
如強化外翻肌的肌力,可降低踝關節內翻受傷之機率,還有平衡板可訓練踝部
各關節的本體自感神經之反應,以加強對外來環境之敏感度,諸如此類的訓練
均可降低踝關節受傷的機會踝關節傷害發生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甚至設施等
因素,當傷害發生後,會造成肌肉萎縮、肌力下降及關節不穩定之現象,同時
韌帶或關節囊中的本體感覺受器也會受到損傷甚至柔軟度也有影響,因而使得
神經肌肉控制系統對肌肉協調性的控制產生負面影響,再度對關節及附近的軟
組織產生二度或重複性的傷害。站在運動傷害防護的觀點上,預防始終重於治
療,因此,教練及運動員在瞭解傷害情況時,亦應對運動傷害之預防與復健有
基本的認知。
踝關節傷害預防之方法,理論上應先給於積極性的保護措施來預防,訓練
前施予肌力訓練、熱身運動、伸展運動與運動按摩術,但若不慎發生運動傷害,
亦需經由醫生評估傷害情形,施以物理治療或手術來加以修補,同時透過肌
力、平衡感、本體感覺訓練來加強肌力、恢復踝關節活動的完整性,並產生自
體保護機制,避免傷害再次發生,以達早日回到運動場之狀態。

王進華、陳忠誠(2004)。籃球運動員踝關節扭傷與復健之道。北體學報

新增時間 : 2014-09-21 20:25:28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