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

班級:護二丁姓名:朱瑩庭座號:31學號:1045101190
身心靈健康–精神分裂症
現代的社會人自稱為萬物之靈,我覺得如果就物質層面而言,人體細胞與其他動物並無兩樣,甚至與植物、礦物也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心,人心的辨別能力高於其他動物,而植物只有最基本的生存和繁殖欲求,礦物則全然無知覺。因此,人心最能感受內外一切事物的影響,也使得人變成最不安祥、最不快樂和最恐怖的物種。導致我們的身心靈健康能夠概括的層面相當廣泛,也有著各式各樣關於身心靈健康的定義,然而一個有趣而普遍的現象是,當身心處在健康狀態時,人們常常難以意識到健康的存在,反倒是疾病與不適非常能夠吸引我們注意力,哪怕說是嘴巴裡破了一個小洞,都可能讓我們一整天無法忽略它。因此,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標是預防疾病的發生早期發現疾病、治癒疾病或減輕疾病的影響。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關於身心靈健康疾病的知識,通常包含在「變態心理學」的內容中,因為由於「變態」這個詞通常在中文中有非常強烈負面意涵,容易讓人腦中浮現電影中有特殊癖好的犯罪者,變態心理學裡又分很多種疾病,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精神分裂症這個疾病,精神分裂症源自希臘文的「分裂」與「心靈」,兩字,在1980年由精神科醫師布魯勒索所創,至今醫學界仍然沿用這個術語,這個名稱存在著誤導的原罪,一般人在說「我覺得我有精神分裂」時,通常是他意識到自己相互矛盾的面向,例如:有時喜歡熱鬧,有時只想獨處,要不就是意指「多重人格」這個另一種心理疾病─現在稱為「解離性認同疾患」。精神分裂症在普通人腦中會出現的畫面:舉止怪異、自言自語、蓬頭垢面,國語叫「神經病」,臺語叫「肖仔」的人。精神分裂症屬於最嚴重的心裡疾病之一,被喻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主要是它通常對患者產生巨大的影響,目前醫學在治療上也有許多瓶頸有待突破。普通人得到精神分裂症的機率略小於百分之一,若在家族中有該病患者,血緣越近的得病機率高,可見基因遺傳有著影響力。
精神分裂症病後會有兩大類症狀,稱為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正性症狀的意思是患者「有一般人所沒有的」,包括幻聽、幻覺和被害妄想;負性症狀則指患者缺乏「有一般人都有的」,如情緒表達冷淡、對任何事都無興趣,像失去靈活的空殼,以上這些患者除了藥物治療也要有心理治療的方療,我覺得可以放鬆壓力,多多出外走走,與人相處或看看有相關精神分裂症的電影等,看完這本書後,讓我更深入的了解身心靈健康之精神分裂症。

書籍資料出處:心理勵志–寬容,讓自己更好

新增時間 : 2017-02-19 14:42:14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