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專業科目相關的議題 心得 護三己 54號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
護理科 |
班級 |
五護三己 |
學號 |
1055101433 |
姓名 |
李育全 |
文章 |
以病人安全為服務導向 -護理倫理議題 |
作者 |
李選、張婷 |
出版社 |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
出版年月 |
2011年 10 月 |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
||||
1 |
該秉持護理倫理規範,以病患為中心之倫理考量,成為病患權益代言人或為顧全醫院聲譽或同儕倫理。 |
|||
2 |
護理人員需同時遵行之倫理規範:「行善」、「不傷害」、「自主」、「安全」等原則。 |
|||
3 |
呼籲醫療團隊成員重視品德操守與敬業態度, 醫護人員均應嚴格堅守執業倫理規範,全力保護個案之就醫安全與維護治療過程之隱私。 |
|||
4 |
護理人員為健康保健服務工作之第一線,於門診、醫療機構與社區工作中,若擁有豐富之專業知 識、文化敏感度、同理態度與倫理法律素養,將可站穩立場,藉由同儕溝通提供適當規勸、提供護理諮詢,導引個案思考範疇、預防觸法之危險,亦應防止醫師或病患因思律欠周,導致未來法律困擾。 |
|||
5 |
應將倫理議題列入護理標準作業流程中。以積極主動方式提供諮詢與解決問題。除可提升護 理人員之自信、自尊與成就感,且可提升服務品質。 |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
||||
在現今,全球科技資訊化、高齡化與競爭化的發展趨勢下,對社會人口結構、經濟環境、貧富差距、族群融合、醫護專業特質與價值觀等層面產生莫大之衝擊,並且產生多種問題,包括,專業能力質疑、病人安全受質疑、護理人員品德操守、護病關係、個案生命延續性受爭議等倫理法律問題等,日趨複雜。 文章中提到護理人員長期在臨床醫護工作,常常置身於長期身陷倫理困境中,病患因私利要求執行人工流產、假手術或開立不實的診斷書以詐領保險金;高齡長者被子女遺棄醫院,拒絕支付照護與生活費用,任由網路駭客入侵電子病歷而危及個人資料之隱私,以上困境將導致醫療環境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與影響專業功能的發揮,因而突顯培養倫理分析與解決倫理困境等能力之重要性,應該採正面的態度與立場,秉持護理倫理規範,以病患為中心之倫理考量,成為病患權益代言人或為顧全醫院聲譽或同儕倫理,而非掩飾實情。這時的我可能會備感壓力與無所適從,因缺乏分析與批判思維與未掌握有效之處理模式,極易在不自覺中被說服袒護或作偽證而引發工作壓力與醫療法律糾紛,這是相當不好的,應勇於說出,制止不當行為。 護理工作於面對不可預測的倫理法律議題、糾紛案例日益增高,倫理法律之素養是所有從事護理工作者均應具備之基本特質之一,它除包含專業相關知識、敬業態度與執業技能外;亦包含對生命本質與生命意義的掌握,護理人員若能對倫理與法律議題 具備充分之敏感性,將可於執業時提供諮詢協助個案與家屬釐清疑惑,與預防醫療糾紛之發生。 最後,不管在臨床工作或者實習的時候,要能善用醫護倫理知識與經驗,提供病患最佳服務以保障其就醫與自身安全。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