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65101155 姓名 江佳柔

作者姓名 林裕晴(Yu-Ching Lin) ; 王亭貴(Tyng-Guey Wang) ; 鄭美麗(Mei-Li Cheng) ; 連祐政(Yu-Cheng Lien) ; 劉麗華(Li-Hwa Liu) ; 林志成(Chiu-Chen Lin)

西元出版年 2003年1月 文章標題 腰四方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併僵直性脊柱炎所致似腰椎間盤凸出症的下背痛:病例報告
期刊名稱I 秀傳醫學雜誌 卷(期) 4卷1期
起訖頁數 P57 - 62 P57 - 62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下背痛常見的原因包括腰扭傷、腰椎間盤凸出症、姿勢性下背痛、僵直性脊柱炎、腰四方肌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其中腰椎間盤凸出症與腰四方肌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兩者在病人症狀及理學檢查的表徵極為相似,必須仔細加以區分。臨床上醫師常根據腰椎側面×光片的椎間盤空間變窄來診斷病人有椎間盤凸出症,此種間接判讀的方法其實準確率不高,尤其在有過渡型脊椎症的患者更會造成誤判,因變窄的椎間空閒是椎間盤萎縮退化所致。
本研究報告一位20歲年輕男性因車禍摔傷後即背痛難耐,咳嗽、打噴涕會引起嚴重的左下背痛,經診斷為腰椎間盤凸出症復健治療兩週後,病情毫無改善。理學檢查發現病人左下背部僵直,無法作太大腰部前彎的動作,直腿前抬測試約只能到達70?;左下背部及薦骼關節有明顯之壓痛點,按壓左下背部之引痛點可導致疼痛傳導至骼脊下方及左下臀部。視察其所照之X光片,可見到兩側薦髂關節有發炎白化現象,左側第五腰椎薦椎化(過渡型脊椎症),及第五腰椎與薦椎間之椎間盤空間變小。磁振造影檢查除腰薦之間的椎間盤萎縮外,並無發現腰椎間盤凸出或其他異常。抽血檢查發現病人有上升的紅血球沈降速率及陽性HLA-B27反應。回憶病人過去病史,間歇性的輕微左下背痛曾持續過數個月。綜合以上所有檢查資料及臨床病史,診斷為腰四方肌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合併僵直性脊柱炎及過渡型脊椎症。經給予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及局部伸展運動後,病人的嚴重下背痛即獲得相當大的改善。本文詳述病患之臨床症狀及診斷技巧,並回顧相關文獻資料,以作為臨床醫師處理此類病症的參考。
So What 學習要點
腰四方肌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亦是造成下背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但其臨床重要性常被輕忽此症的發生原因常是不當彎腰拉抬重物或摩托車意外導致驅禮受創等傷害所致,患有此症的病人,常因劇烈下背痛而無法在床上翻身,不敢挺直腰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打暗涕會嚴重加劇下背疼痛,病人常會藉
以手撑腰或盡量平躺等姿纱來減輕其下背痛。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根據全文讓我們知道椎間盤凸出是造成下背痛的主要原因,而腰四方肌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也是原因
之一,但卻是最常被輕忽的,平實的動作施力不當以及坐姿不良和長期重物導致椎間盤突出,患有腰
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好休息,不能勞累過度,使病情更加嚴重,發病後應絕對臥床休息1周左右,一般以硬板床為宜,呈仰臥位,可在腰下墊一個軟墊以維持腰椎自然的生理曲度,這樣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一周後可逐漸下床做一些輕微的活動,兩周後可根據病情做一些不需要大幅度彎腰的體力活動,3-4周後可恢復正常活動,但不能幹重活或劇烈運動。

新增時間 : 2020-09-14 23:39:4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