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安寧緩和共同照護》

這是一本護理雜誌的內容,安寧照護是我們二年級下學期期末所學的最後一單元。在課本上有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對安寧緩和療護之定義:「對罹患威脅生命之疾病的病人與家屬,藉由早期確認、評估和對疼痛及其他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等問題處置,來預防與緩解痛苦,改善病人、家屬的生活品質。」因為我們從未接觸過,感觸並不會向老師們一樣那麼深。所以老師還專程找一部有關癌末安寧照護電影給我們觀賞。故事內容簡述一位有家庭的婦人罹患不可逆的癌症,雖然雖然剛開始不接受,但後來不僅接受了,還一心一意完成這一生想完成的事!最後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病痛折磨。透過這部電影,讓我彷彿對安寧照護更親近一小步呢!
為什麼需要「安寧緩和共同照護」呢? 這是源於1960年的英國,有位叫桑德斯爵士的人在擔任醫護工作的期間,發現末期病人照護不足,像是為了急救而把病人弄的衣衫不整、凌亂不堪,讓病人們無法尊嚴的辭世。遂於1967年於倫敦郊外創立有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為臨終病人提供善終服務,而非搶救病人為優先。「安寧共同照顧」就是癌末廣泛應用的照顧方式,需依照病人的疾病進展來提供應對的護理措施,並積極的照顧,直至病人臨終。
說到「安寧緩和共同照護」,應該就會聯想到安樂死吧? 瑞士是第一個通過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安樂死說白了就是協助自殺的美化說辭,但對於宗教信仰而言,自殺都是不被認可的行為,所以安樂死並不被接受。想要進行安樂死,得經過很長的手續及評估,為甚麼要這麼麻煩呢?因為怕有生活不順利或者心情鬱悶的人一時想不開就能隨時上路。所以並非簡單輕鬆就能執行的。首先,你必須註冊繳費成為會員(費用不便宜),遞交個人的詳細資料,包括生平簡介、申請書、個人疾病問題…等,並描述為什麼想結束生命?在處理的機構審核通過後,還須由專業醫生的診斷,確認是否合乎安樂死的標準,才能斷定你是否適合執行。
我覺得「安寧緩和共同照護」是個很偉大的護理方式,他們要為病人將病痛降到最低。想起老師上課說過,他曾照護過一位病人,他說:「你能夠想像我的痛就像昆蟲在你的骨頭裡布滿全身上下,並且不斷啃咬你的骨頭嗎?」現在想想一隻小蟲蟲在我的視線範圍內,我都趕緊離牠遠遠的了。何況那位病患的病痛是彷彿蟲子不但跑進自己的骨頭裡,還不斷啃咬!簡直生不如死阿。有了「安寧緩和共同照護」,雖然不能回復原有的健康,但多少能為病患減輕負擔並安詳離開,我認為這樣挺不錯的。

新增時間 : 2022-07-31 16:29:3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