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安仁 J 孔子仁學緣起與哲學意涵新論
在語源學意義上 I 仁 」 與「夷風尚仁」、「夷俗仁 」 的夷人文化有涉 。 在仁學史上 , 孔子貢獻之一在於將「仁」提升為 位居諸德之上的上位概念,仁是「全德」 。 孔子仁學是「愛無等差」 與 「愛有等差 」 的辯證統一 。 在哲學性質上,孔子 「 仁」之核心為 「愛人 J 為全人類道德生活提供了普通性原則;在倫理學與工夫 論層面,孔子主張「立愛自親始 J 孔子仁學進而又凸顯出「愛有 等差」的根本特徵。 孔子仁學親切自然,排斥功利性,反對巧言令 色 。 尤其重要的一點在於 I 仁者安仁」之命題實屬空谷足音,發 前人之未發,意義及其重大,儒家仁學由此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前所 未有的道德形上學吟域 。 因為 「 仁者安仁」開始觸及到了這樣一個 重大理論問題:仁何以可能?孔子雖然對「仁者安仁」並未作全面 而深入論證 ( 孟子和程朱先後從性命論和天理學說角度論證 ) ,但 問題的提出比對該問題的證明同樣具有哲學價值 。
參考文獻
曾振宇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 究 院教授
哲學與文化 第 四十一卷第 七期 2014.07
參考文獻
曾振宇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 究 院教授
哲學與文化 第 四十一卷第 七期 2014.07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