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實習心得
實習總評值及心得
班級: 護五乙 學號: 1075101051 學生姓名:_曾千育_實習日期: 111/8/1~111/8/26 實習單位: 聖母S6外科 指導教師: 俞愛玲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除了基本的生命徵象和給藥之外,外科病房有許多病人要換藥,各種大大小小的傷口都有,雖然大部分專師學姊會換,但我們在旁觀摩學姊們換藥,也看到了許多稀奇的傷口,像是開刀後的、流膿流血的、壓瘡的、潛行的等等很多,增加了很多換藥的知識,是很好的經驗。還有這次實習第一次打了IC針,雖然我都失敗:),真是糟糕,到底甚麼時候才能成功,真希望可以自己on上一次,但我是連老師抓著我的手輔助我都會失敗的人,想要自己成功on上感覺是天方夜談。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成人生命徵象正常值,耳溫35.9-37.6℃、脈搏60~100次/分鐘、呼吸16~20次/分鐘、收縮壓/舒張壓120/80 mmHg,我覺得熟記正常值很重要,因為我發現很多病人量完都會問「我的血壓怎麼樣?」「正不正常?」所以要記得給予答覆不能呆住,免得病人會覺得你怎麼甚麼都不會。還有給藥時要注意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因為我印象很深刻,有次的個案家屬每顆藥物都會問作用,因為個案是第一次中風入院,家屬就很擔心家人的身體健康,會問得比較詳細一點。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像是trandate這顆降壓藥,收縮壓>180 mmhg,舒張壓>105 mmhg時才能依醫囑給予,所以給藥前的生命徵象很重要,血壓正常偏低偏高都不能給;還有量血壓時,有些病人沒有高血壓血壓卻突然變高,一問之下才知道不是剛吃了東西,不然就是剛散步回來,有些人甚至跑去抽菸,所以看到數值不正常,可以先詢問剛剛做了甚麼,然後再量另一隻手,如果還是高血壓,可以問問病人有沒有不舒服,有些病人會說都沒有,有些人就會說頭痛脖子痛等等,數值異常時要先讓學長姐們知悉。
(四)關懷
不管做任何技術時都應該要注意病人的感受,觀察他們的表情,並且事先說明等等會做甚麼,降低病人及家屬的緊張感,如果做技術期間病人反應比較大時,可以給予安慰,請病人放輕鬆或是講話聊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我覺得我這部分還要再加強,語氣可能還要在柔和一點,雖然我自認為我跟病人說話時很溫柔了,因為我有刻意改變語氣,沒想到在其他人看來並不是這樣,所以我可能關懷的部分還需多學習。
(五)倫理素養
自主原則:病人有權利拒絕醫療處置,或是可以在適當的範圍內讓他們做選擇,例如:打針的部位要打手臂還是屁股,可讓病人自己選擇。行善原則是不傷害原則的延伸,我們除了保護病人,不能讓病人受到不該有的傷害外,所做所為應該對病人有助益。公平原則:病人不該因為社經地位較高而享有特權,除非病情危急到生命安全不然醫院應該先來後到。守信原則:誠信是醫病關係最基本的要求。保密原則:除了提供醫療處置的資料外,病人的個資不能隨意散布。
(六)溝通與合作
護理是個團隊,團隊中溝通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像是同學在忙其他事情時,其他人就可以先幫忙聽交班或是幫忙跟醫師查房;輪到要給藥或核藥時,同學也可以互相提醒;還有協助換藥時,可以詢問上一次換藥的同學,傷口的情況和換藥方式,以上我認為都是溝通與合作的一部份。
(七)克盡職責性
克盡職責我覺得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像是交班、量早上生命徵象、核藥、發藥、換藥、訂便當、量中午生命徵象、測血糖、幫忙學長姐接新病人(幫忙鋪床、量生命徵象)、開會等等,要知道甚麼時間該做甚麼事。
(八)終身學習
我認為實習是從做中學學中做,隨時隨地都在學習新知。像是做報告要查閱很多文獻、課本還有很多網路資料,這都是學習。我覺得在學校坐著聽別人講半年,不如自己在臨床實際操做一個月。
二、心得
終於要結束一個月的外科實習,終於等到這個禮拜了,每天是上班在更衣室裡換衣服時都在倒數,每天都在想著甚麼時候才能放假。可能是前半年都待在家休息,還有疫情的關係有些梯次只能線上實習,種種原因讓我對於臨床很不熟悉,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學習重新習慣。讓我們前幾個禮拜每天都被老師念,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讓老師懷疑我們真的是第四梯實習的學生嗎,而且我本來就不是很機靈的人,反應遲鈍,還容易忘東忘西,常常做一件事情時腦袋想著另外一件事,而不專注的後果就是容易發生錯誤,本身抗壓性不高,也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焦慮,導致我實習時感覺壓力很大,很怕犯錯,雖然老師說學生就是來學習的,不要害怕犯錯,不會就是要多練習,但對我而言,要克服心理壓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在外科實習我嘗試了很多第一次,像是on IC和去看手術,這都是之前實習沒有體驗過的,雖然我on IC還是非常不熟練,但實習時能有很多這樣的機會我很高興,像老師說的技術這種東西就是要多做,累積的經驗值會是自己的。還有第一次踏進手術室,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從第一天實習就很像去看看,雖然只是一個小手術而已,但我還是很高興能觀摩手術時學長姐的手術前準備、手術中準備和醫生都在做甚麼,對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經驗,感覺我很幸運。
班級: 護五乙 學號: 1075101051 學生姓名:_曾千育_實習日期: 111/8/1~111/8/26 實習單位: 聖母S6外科 指導教師: 俞愛玲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除了基本的生命徵象和給藥之外,外科病房有許多病人要換藥,各種大大小小的傷口都有,雖然大部分專師學姊會換,但我們在旁觀摩學姊們換藥,也看到了許多稀奇的傷口,像是開刀後的、流膿流血的、壓瘡的、潛行的等等很多,增加了很多換藥的知識,是很好的經驗。還有這次實習第一次打了IC針,雖然我都失敗:),真是糟糕,到底甚麼時候才能成功,真希望可以自己on上一次,但我是連老師抓著我的手輔助我都會失敗的人,想要自己成功on上感覺是天方夜談。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成人生命徵象正常值,耳溫35.9-37.6℃、脈搏60~100次/分鐘、呼吸16~20次/分鐘、收縮壓/舒張壓120/80 mmHg,我覺得熟記正常值很重要,因為我發現很多病人量完都會問「我的血壓怎麼樣?」「正不正常?」所以要記得給予答覆不能呆住,免得病人會覺得你怎麼甚麼都不會。還有給藥時要注意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因為我印象很深刻,有次的個案家屬每顆藥物都會問作用,因為個案是第一次中風入院,家屬就很擔心家人的身體健康,會問得比較詳細一點。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像是trandate這顆降壓藥,收縮壓>180 mmhg,舒張壓>105 mmhg時才能依醫囑給予,所以給藥前的生命徵象很重要,血壓正常偏低偏高都不能給;還有量血壓時,有些病人沒有高血壓血壓卻突然變高,一問之下才知道不是剛吃了東西,不然就是剛散步回來,有些人甚至跑去抽菸,所以看到數值不正常,可以先詢問剛剛做了甚麼,然後再量另一隻手,如果還是高血壓,可以問問病人有沒有不舒服,有些病人會說都沒有,有些人就會說頭痛脖子痛等等,數值異常時要先讓學長姐們知悉。
(四)關懷
不管做任何技術時都應該要注意病人的感受,觀察他們的表情,並且事先說明等等會做甚麼,降低病人及家屬的緊張感,如果做技術期間病人反應比較大時,可以給予安慰,請病人放輕鬆或是講話聊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我覺得我這部分還要再加強,語氣可能還要在柔和一點,雖然我自認為我跟病人說話時很溫柔了,因為我有刻意改變語氣,沒想到在其他人看來並不是這樣,所以我可能關懷的部分還需多學習。
(五)倫理素養
自主原則:病人有權利拒絕醫療處置,或是可以在適當的範圍內讓他們做選擇,例如:打針的部位要打手臂還是屁股,可讓病人自己選擇。行善原則是不傷害原則的延伸,我們除了保護病人,不能讓病人受到不該有的傷害外,所做所為應該對病人有助益。公平原則:病人不該因為社經地位較高而享有特權,除非病情危急到生命安全不然醫院應該先來後到。守信原則:誠信是醫病關係最基本的要求。保密原則:除了提供醫療處置的資料外,病人的個資不能隨意散布。
(六)溝通與合作
護理是個團隊,團隊中溝通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像是同學在忙其他事情時,其他人就可以先幫忙聽交班或是幫忙跟醫師查房;輪到要給藥或核藥時,同學也可以互相提醒;還有協助換藥時,可以詢問上一次換藥的同學,傷口的情況和換藥方式,以上我認為都是溝通與合作的一部份。
(七)克盡職責性
克盡職責我覺得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像是交班、量早上生命徵象、核藥、發藥、換藥、訂便當、量中午生命徵象、測血糖、幫忙學長姐接新病人(幫忙鋪床、量生命徵象)、開會等等,要知道甚麼時間該做甚麼事。
(八)終身學習
我認為實習是從做中學學中做,隨時隨地都在學習新知。像是做報告要查閱很多文獻、課本還有很多網路資料,這都是學習。我覺得在學校坐著聽別人講半年,不如自己在臨床實際操做一個月。
二、心得
終於要結束一個月的外科實習,終於等到這個禮拜了,每天是上班在更衣室裡換衣服時都在倒數,每天都在想著甚麼時候才能放假。可能是前半年都待在家休息,還有疫情的關係有些梯次只能線上實習,種種原因讓我對於臨床很不熟悉,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學習重新習慣。讓我們前幾個禮拜每天都被老師念,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讓老師懷疑我們真的是第四梯實習的學生嗎,而且我本來就不是很機靈的人,反應遲鈍,還容易忘東忘西,常常做一件事情時腦袋想著另外一件事,而不專注的後果就是容易發生錯誤,本身抗壓性不高,也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焦慮,導致我實習時感覺壓力很大,很怕犯錯,雖然老師說學生就是來學習的,不要害怕犯錯,不會就是要多練習,但對我而言,要克服心理壓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在外科實習我嘗試了很多第一次,像是on IC和去看手術,這都是之前實習沒有體驗過的,雖然我on IC還是非常不熟練,但實習時能有很多這樣的機會我很高興,像老師說的技術這種東西就是要多做,累積的經驗值會是自己的。還有第一次踏進手術室,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從第一天實習就很像去看看,雖然只是一個小手術而已,但我還是很高興能觀摩手術時學長姐的手術前準備、手術中準備和醫生都在做甚麼,對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經驗,感覺我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