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覺醒、壓力、焦慮

驅力理論-最早時心理學家認為覺醒和表現之間是直線關係。依照他們的觀點稱為驅力理論,個人的覺醒水準提升,表現也會提升。 舉例:當運動員心理越加振奮時,表現也會越加優異。

倒U字型假說-當個人在最適當的覺醒水準時會有最佳的表現,然而太低或太高的覺醒時,表現都不佳。 舉例:跑步一個人在跑時成績不佳,但是有人一起競爭時,可能會因為壓力提升表現

個人最適功能區域-發現運動員在狀態焦慮水準處於個人最適合的區域內時,會產生最佳的表現,但狀態焦慮水準在此區域時,則表現會不理想 舉例:打棒球時,投手只專精於投球方面,所以投手不太適合當打擊者。

多向度焦慮理論-一般認為認知性和身體性的覺醒對於表現有不同的影響效益。 舉例:快速的心跳和悲觀的預期可能對你的表現有不同影響

大災難模式-運動員表現之好壞取決於生理覺醒和認知焦慮兩者的交互作用 舉例:羽球比賽中雙打的夥伴受傷下場。

逆轉理論-運動選手必須能將覺醒解釋為愉快的興奮,感到而非不愉快之焦慮感才能有最佳的表現,覺醒會如何影響表現要看個人如何解釋自己的覺醒 舉例:比賽情況不好時,能夠適時的鼓勵自己。

新增時間 : 2013-04-15 12:09:22 / 修改時間 : 2013-04-15 12:10:2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