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潛水運動的風險與意外事故防範

班級:五年甲班
科系:健康與休閒管理科
姓名:曾子庭
指導老師:高筱婷

一.研究議題:休閒潛水運動的風險與意外事故防範
二.作者:王宏義、廖哲億、吳俊賢、簡后淑 三.參考書籍:牛柯琪、賴朝英、劉紹興、林赋、李賢鎧(1995)。淺水意外事故之相關因素探討,中華職業醫學雜誌,2(4),212。
交通部觀光局(1996)。
台灣潛在生態觀光及冒險旅遊產品研究與調查。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澎國家風景管理處(1996)澎湖潛水訓練中心可行性研究及規劃報告書。台北: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江澤群、林國瑞(2000)。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之探討,北體學報,7,207-216。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1997),第六節減壓症,勞工衛生研究相關技術資料彙編,第六章。
四.摘要:近年來,海洋觀光變的越來越受到歡迎,參與遊憩潛水運動,安全是最大的考量,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潛水運動的潛在性風險,希望藉由文獻的討論能使得大家對潛水運動的風險能有進一步的認識。筆者針對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
(一)風險的定義
(二)休閒潛水的定義與風險
(三)潛水意外事故原因
(四)意外事故的處置
五.研究背景與動機:隨著國防限令的逐步放寬,國民經濟能力的提升以及各類資訊的逐漸普及,從事潛水活動的人口有逐年成長的趨勢(葉書銘,2001)。任何的活動均有風險,潛水的主要風險有減壓症、低溫症、耳道感染、驚恐症、不知覺溺水、氮醉、外傷或生物螫傷、脫水症、海上漂流、糾纏、氣體中毒、嗆水、昏迷、供氧不足以及流鼻血等 15 項,其中輕微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傷害,而嚴重者則可能致命。就潛水發生意外的比率來看,1983 年英國北海油田 25740 人次潛水中,發生減壓症病例有 79 人次,其發生率為 0.3%。美國海軍的報告指出每 100 次潛水可容許有 2 次以下得減壓症的機率,而職業潛水則僅容許有 0.1~0.2 次得減壓症的機率。美國海軍 1968~1981年間其潛水意外事故發生率為 0.17%、減壓症發生率為 0.06%;夏威夷一家職業潛水公司統計其 1983~1989 年各年潛水減壓症發生率從 0.09%~0.42%不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所,1997)。陳秋容與何俊傑(2001)也指出:1970 年英國 Elliott 和 Harrison 的報告顯示,英國海軍的潛水人員 5%得異壓性骨壞死,1976年美國 Harvey 和Sphar的報告指出:美國海軍的潛水人員 2.5%得到異壓性骨壞死。
墨西哥、夏威夷和澳洲的報告亦指出平均 25%職業潛水人員得異壓性骨壞死。日本的Kawashinma和 Tamura 於 1983 年以 474 位漁民為研究對象,研究指出:得異壓性骨壞死竟高達 56.4%。而一些生理或是環境的因子則被認為是影響減壓症發生之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潛水末期或回到水面後劇烈運動、環境溫度、性別、肥胖、受傷和酒精等。從台灣勞保職業病給的案例統計發現,民國 72 年至 84 年,職業病發生總人數共 1254 人,其中潛水病有 15 人(1.2%)。另根據勞委會於民國 84 年做的『台灣地區職業潛水意外事故調查研究』指出:減壓症的發生率約佔潛水意外事故的三分之二(朱文正,1997)。戴基福和張淑如(2001)也指出:民國 83 年 5 月至84 年 4 月的潛水意外事故調查中,每 3 人就有 1 人發生事故;另外,每 5 個人就有1 人得減壓症(年發生率 19.9%)。
六.中文摘要:近年來,海洋觀光變的越來越受到歡迎,參與遊憩潛水運動,安全是最大的考量,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潛水運動的潛在性風險,希望藉由文獻的討論能使得大家對潛水運動的風險能有進一步的認識。筆者針對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一、風險的定義。二、休閒潛水的定義與風險。三、潛水意外事故原因。四、意外事故的處置。
七.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marine tourism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diving, safety is the biggest considera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risk diving, hoping through literature discussions can make everyone on the risks of diving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For the author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e definition of risk. Second, the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al diving and risks. Third, the diving accident causes. Four, accident disposal.
八.結論與建議:潛水教練需按照各種潛水訓練單位,或潛水旅遊的潛水內容規範中,對於事故防止的對策及謹慎的安全管理共同留意,並預先防範萬一事故發生時,有完善的救援編制。
(一)事前的對策
實施潛水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包括安全的確認,以及意外事故發生時的處置方法。在此之前已經說明過各種事故發生時的救援技巧,但是最好的救援技術乃是在潛水前,需要做好安全確認等事前的準備工作。
潛水前的安全對策、事故防止對策必須和潛水中的安全對策相連繫,而潛水中事故的防止亦需要潛水前縝密的對策。
1.潛水環境的判斷
首先由電視、收音機中,收集氣象台的天氣預報,並從當地的潛水店等地得到資訊,以判斷潛水前海邊確實的狀況。
(1)天候、風浪、潮流、水溫、透明度等的海洋氣象。
(2)船舶航行的狀況、魚網放置的狀況。
2.健康狀態、實際能力的確認從開始潛水訓練到參加潛水旅遊,必須同時確認參加者事前的健康狀況,以及要求提出「自行申告書」等文件,作為安全管理的對策。並且確認 C 卡和潛水日誌,以確定參加者的潛水能力和最近幾次的潛水情形。有關 C 卡和潛水日誌的確認,必須徹底的了解空氣瓶使用前後和器材租用的情形。
3.潛水器材等檢查的確認租用器材的場合,包括租用當地服務中心的器材時,必須以教練和領隊為中心,實施潛水前的器材檢查,以確認功能和操作是否正常。
4.同伴和團隊的適當編組(隊形)潛水旅遊的同伴編組,在可能的情況下,依技能程度和個性考慮加以編組。並且由參加團隊編組的潛水員和指導教練人數比率上加以考量,期以做到能夠管至整個編組(隊形)。
參加潛水前,同伴間意思傳達的方法(手勢訊號、水中備忘錄等)和相互間游失時的相關對策,都加以確認。
5.適當的潛水計畫
領隊教練等,必須按照潛水時潛水員的技巧能力和潛水環境,擬定一個周密且詳細的潛水計畫,計畫內容必須徹底的詳加說明(簡報)。
(1)具體的舉行有關潛水路線、預定潛水時間、水中環境、水中生物等簡報(2)有關潛水時管制編組是否做的徹底,在船潛時尤其重要。
(3)計畫中必須確認,當事故發生時教練、助教、導遊、潛水員個別的分擔任務和有關的行動要領。
(4)教練在平時就必須將全體組員,按教練人數、助教人數、潛水員人數等所構成的比率,制定一個能掌握全體安全且有效果的應對策略。 九.心得感想:任何的活動均有風險,例如穿越馬路、開車甚至是潛水。因此,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所以要採取預防措施。體育運動本質上即存在不等程度的風險,因此意外與受傷無法完全避免,對於喜愛挑戰性、充滿刺激的休閒運動參與者而言,風險等於樂趣。潛水就像飛行一樣,屬於低風險的活動,但需要堅持良好的設備,並遵守既有的規則,和好的環境條件,如果忽視了規則和安全的建議,將是不可原諒的。

新增時間 : 2014-09-17 12:50:50

回應(0)

發表回應